第47章 谢恩(1 / 2)

孩子取出后,李宝儿并没有停下来,她把两个孩子的胎盘一一地取出,将腹腔里的血水用棉布吸收干净之后,再用酒消毒了一遍。

处理好之后,才开始用小菊递过来的针线缝合刀口,李宝儿一层一层的开始缝合,她缝得十分的认真而仔细,里层缝合的疏一点,外层缝合的密一点,缝合之后的线头都露在外面,放在外面好拆线。

而且在每一层的刀口处都涂了金创药,这样伤口好起来快一点,且不容易感染。

刘老先生一直远远地观察着,看这个孩子气定神闲的做着,好像以前做过似的,但看她那么小的年纪,立即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也就听他师傅说过这件事,没想到真的被这个小丫头做成了,要是普通的村野人家,定是没有人敢让她这样做的。

不过现在看来,这丫头倒是胆大心细的,看来定是吃这碗饭的料。

又是过了半小时,李宝儿才把刀口缝合好,给外皮用酒消了毒,涂了金疮药。

用绷带绑好,这才站起来直直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忙活了半天,累得浑身是汗,腰都腰断了,肚子也饿了。

"

母子平安,只要熬过这一天一夜就可以了,小菊,一定要等到她通气了,才可以进食的,千万不要乱吃东西的,先吃一些清淡的。

"

七天就可以拆针线了,到时候我来帮她拆。

小菊对自己当初自己差点看不上的李宝儿,佩服得五体投地,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要不是李宝儿的胆大心细,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啊。

她对李宝儿的吩咐认真地记在心里。

"

今天夜里少夫人的身边不得离人,要随时有人看护她,要时时关注她的体温。

"

"

如果烧了,就用帕子沾点冷水给她降降温,伤口的位置要每天涂药一次,刚醒时伤口会疼,叫她小心点,不要把针线绷开了。

"

“如过一切顺利。

三天后可下床活动一下,不要走太多,稍微活动一下即可。

"

小菊对她的嘱托连连点头,"

放心吧,我一定照顾好我家少夫人的。

"

她又转头对刘老先生说:"

刘老先生,还请您老开一个防伤口感染的汤药给少夫人服用。

"

刘老赶忙点头:"

好的"

"

我还想请您帮一个忙,刘大夫"

"

啥忙,老夫自当尽力。

不过不要提拜师的事。

"

“是想请您帮忙检查一下我相公的左腿,看恢复的怎么样了。

"

"

他人在哪里,怎么弄伤的?"

“他就在外面,是被木棍压的。

"

说完这些,李宝儿就出门了,小菊把刚才屋内生的事都告诉了老爷,杨老爷连忙抱拳行礼。

"

小姑娘,你是我杨家的大恩人,救了我杨家四条人命,你今后有啥事尽管说。

我一定尽全力帮忙的。

"

"

您老太客气了,也是您的果断给了我这么一个大胆救人的机会啊。

"

刘老先生开好药房也出来了,杨老爷同样表达了感谢之情。

“老朽惭愧啊,都是小姑娘救的人。”

"

那也是您老坐镇指挥得当啊,要不事情能有这么顺利吗?"

"

过奖了,都是小姑娘的功劳,这个小女孩将来不简单的。

刘老先生走到前院,看见李宝儿和萧谨言在等他,他也就坐了下来,好好给萧谨言把把脉,又用手把伤口处摸了摸。

开心的对萧谨言说:"

你小子,好福气啊,找了个锦鲤似的小媳妇。

伤口处理得不错,恢复得也蛮好的。

回家要勤加练习走路就好了,但近来不可做重活的。

"

于是李宝儿他们就告辞准备回家,杨老员外再三表达了感谢之情,还叫老夫人拿来二百两的银票,送给宝儿,李宝儿无论如何也不肯收。

"

您老太客气了,我也是误打误撞的救了孩子们和少夫人,那还不是您二老平时广结善缘的福报吗?您老实在要感谢,就施点粥给那些逃难来的灾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