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儿在宴会上急救孩子的事,使杨家人深为感动,人们都在好奇的查问,这小姑娘是谁啊?
杨老员外见此情景,连忙向大家介绍:"
这位小姑娘叫李宝儿,她是我们老杨家的救命恩人,两个月前,她在街头救了昏倒的我。
"
“一个月前,他救了我孙子和孙女,她胆大心细,剖腹取出我的孙子和孙女,现在是我媳妇的义妹,今天也多亏她出手相救了我家客人的孩子,真的非常感谢宝儿姑娘。
"
众宾客听了杨老爷的介绍,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参加宴会的还有刘老先生,他老人家就坐在宝儿的隔壁,不过是背对着她,所以李宝儿没有看见她,不过李宝儿急救孩子的事,他老人家是尽收眼底。
心中对李宝儿的好感度再次增加了不少。
午饭后不久,李宝儿和萧谨言就告别回家了。
杨少夫人给她拿了两份满月的礼品,还关照她有时间来府上玩。
就连驾车的大牛都知道了她在宴会上救人的事,宝儿刚出门,大牛就对她说:"
宝儿姑娘,你真了不起。
"
在回去的路上,萧谨言问道:"
娘子,你怎么知道,那个小孩子是噎住的?"
"
是我观察到的,和上次急救孟叔家的孩子是一样的,如果我再不出手,那救孩子就难了。
"
"
我家娘子真是观察细致啊。
"
“那是一个医者的本能而已。
"
大牛还是把他们送到路口,就驾着马车回杨府复命了。
回家后,萧谨言向娘说了李宝儿在宴席上急救小孩子的事,娘她怎么会那么多?就连读书认字的度都比我快呢。
李宝儿再次和婆婆张玉花说了搬家去铜山镇的事,"
我想我们搬去镇上,这样我先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了解一下可以做哪些生意赚钱。
"
“张玉花说,我本来打算,一家人去看一下的,现在看来,你和谨言先搬过去,这不三子腿还没有好呢。
"
"
娘,我们一家一起搬去,家里的门请爷爷奶奶看一下,他们住的房子小,家里也没啥东西,爷爷岁数大了,住在我们家,还不要去挑水,地方也大,即使我们大忙回来,也有地方住的。
"
"
那谨烨的腿还没有好,怎么办?"
“娘,搬家前不是要有好多的准备工作吗?我们先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然后等三弟的石膏拆掉,就一起搬去,您看好不好呢?"
娘听你们的,"
你打算怎么办?"
"
娘,你明天去问一下金老先生,搬家的良辰吉时,先确定好搬家的日子。
"
"
我和相公明天去打扫一下卫生,把不用的东西扔了,床,厨具就不要买了,哪里有现存的,先用着,家里的被子就不要带了,我们去街上重弹几床被子,在添置一些生活用品就可以了。
"
还要把家里的东西清理一下,暂时不用的东西放在西边房里。
完全不用的东西也把它扔了。
还要把财物整理好,不必要的东西一个不要带到街上。
还有的放在安全的地方也不要带走。
在搬家前,在这里进行一次祭祀活动,祈求祖先保佑新居的安康,平安,要购买一些燃香。
还要找些芦苇的叶子包一些糯米粽子,蒸一些米糕,用面粉蒸一些长。
还要准备一把干的芦苇,芝麻干,要买鞭炮,还要联系好搬家马车等。
看着李宝儿的侃侃而谈,萧谨言问道:宝儿,你怎么懂得这么多的。
"
“我妈家不是刚做过这件事吗?所以就知道了一点,等这些东西都准备好,三弟的腿差不多也好了。
"
听了李宝儿的一席话,张玉花说道:”
明天,我去金老先生的店铺问问看,何日可以搬家,再去你奶奶家和他们说一下,看来不来看门。
"
“你和谨言上街先去找找弹棉花的,准备六床被子,三床六斤的,三床八斤的。
再买一些生活用品,把各个房间打扫一下。
"
过两天把家里的东西分类整理。
先各自整理,再集体整理。
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