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询问(1 / 2)

李宝儿静静坐在自家院子里,眼神迷离,思绪万千。

今年,她没有去老叔的家里,因为种种原因而耽搁了。

没想到去年见的一面竟是最后一面,想想就泪水涟涟的。

然而,她却没想到,老叔竟然遇害了。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她瞬间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她闭上了眼睛,回忆起与老叔相处的时光。

老叔从小对她和军宝格外地好,他们是在老叔家度过了童年的大部分时光。

老叔总是温和而慈爱地对待他们,他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慈爱,给了他们童年里最温暖的记忆。

有啥好吃的总是留给他们吃。

宝儿记得,每当自己受伤或者不开心的时候,老叔总是第一个过来安慰她,给她一个坚实的怀抱,温柔地安抚着她的情绪。

他还会用那独特的笑容,调皮地逗她开心,有时还会给他们讲笑话,让她忘记所有的烦恼。

而军宝,老叔更是视如己出。

他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传授他们许多知识,如同一个智慧的导师。

他常说:“孩子们,要坚强,要自立,要善良,要有梦想。”

这些话至今在宝儿心头回荡,仿佛老叔的声音还在耳边。

然而现在,老叔却永远地离开了。

宝儿的心如同被撕裂一般,痛苦难言。

她悔恨自己为何没有早一步去看望老叔,为何没有守护好这个曾经对她那么好的人。

她的眼泪无法止住,一滴又一滴地流淌下来,滴在她的手心,滴在她的回忆里。

宝儿深深地懊悔着,她愿意用一切去换取能再次见到老叔的机会。

然而,现实残酷地告诉她,这个愿望永远都无法实现了。

老叔离去,留下了一片空虚和无尽的悲伤,宝儿的心里永远都有一个无法弥补的伤口。

李英子回到李家村,心情格外愉悦。

她对老叔没有多少印象,所以也不知道伤心。

她拉着母亲的手,坐在家门口的石凳上,温柔地说道:“娘,你知道吗?在萧家的日子过得真好,他们对我真是太好了。”

母亲微笑着,用手轻拍着女儿的手背,温和地回应:“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萧家人是好人,他们对你好我也很高兴。”

李英子脸上洋溢着笑容:“是啊,尤其是萧谨烨,他一直都在陪我玩,和我做游戏,还教我认字呢。

我以前都不知道‘大’‘小’这些字,现在我都能认识了。”

母亲笑着点头:“看来谨烨小哥真是个好孩子。

还有张玉花吧,她对你的饮食也特别关心。”

李英子点点头:“是啊,姐姐每天都很忙,但她还是想着我,每餐都给我准备得很好。

还有她研的那两种药,听说一个是祛斑祛纹的,一个是管心脏的,真是太厉害了。”

母亲听了,眼中满是欣慰:“看来你在那里过得很开心,我也为你感到高兴。

不过,你现在回来了,以后还是要好好学习,不要耽误了。

现在家里有奶奶照应你,就不要去姐姐家了。

老去,别人会嫌烦的。”

李英子连忙点头:“嗯,我知道了,娘。

我会陪奶奶的,我会安慰她的。

我会努力学习的,也会记得您和爹的话。”

母女俩在家门口相视而笑,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村子里。

在这一刻,母女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彼此的心也更加贴近。

在那个古老而宁静的村庄里,住着一户信仰景教的家庭。

这户人家以勤劳和善良着称,家中老少和睦相处,享受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可这样平静的生活居然还有人嫉妒。

李宝儿怎么也想不通。

当天晚饭后,李宝儿和奶奶在家里的院子里闲坐,聊着一些家常。

她坦诚地向奶奶问了这些事情,并询问是否有任何可疑的人进来或者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来过他们家。

奶奶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深思。

过了一会儿,她轻轻地点了点头,回忆起了一位来访的远房大侄媳妇。

这位大侄媳妇也是信仰景教的,曾经和奶奶一起在家里烘火,她去锅上可能摸过油瓶。

她曾经对李宝儿的奶奶说起,她家的人老有人生病,而李宝儿奶奶和老叔一家信教,没有人生病,这让她感到十分嫉妒。

听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