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救治难民(1 / 2)

全家人知道萧谨腾在军队干得不错,很是开心,决定把家里近来生的事告知远方的萧谨腾,最终决定由萧谨言代表全家给他回一封信。

亲爱的谨腾:

来信已收悉,心中无比欣慰。

得知你的近况一切安好,真是喜出望外。

先谈最受关注的,三弟谨烨上学了,这是件大喜事啊!

盼望他能在学业上蒸蒸日上,成为家族的骄傲。

更加令人振奋的消息是父亲的腿已经治好了!

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好事。

感谢上苍的眷顾,也感谢你嫂子李宝儿的付出,以及娘一直以来的支持和祝福。

凤儿与谨明订婚了,这让我感到异常高兴!

两家终于能够结为姻亲,未来定当幸福美满。

请在远方的你祝福给他们。

五婶生了一个小弟弟,这又是一个家中的新生命啊!

虽然我不能时时亲眼见到他,但我对他充满了无限的爱和期待。

希望他健康茁壮,快乐成长。

爷爷,奶奶身体依然很健康,家里的面店在爹的帮助下,经营的更加有起色了。

对于家中对你的思念,愿你心怀感激。

在军队中,将倍加努力,不负家人的期待。

无论身在何处,家人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最后,再次感谢你捎来的家书,让我们全家感受到了你的爱。

期待着早日与你团聚,共享家庭的欢乐时光。

衷心祝福,

萧谨言

一转眼,又到了一年的冬季。

由于北方的连连战争,有许多逃难的灾民涌向了铜山镇所属的小县城永州城。

冬日的小县城,宛如一幅素雅的水墨画,被银装素裹。

远山如黛,轻轻掩映在朦胧的薄雾中,仿佛是一位含羞的少女。

寒风掠过,带来一丝清凉,却也让人感受到这季节的冰冷与静谧。

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已被秋日的残叶抛弃,光秃秃的树枝在冬日里孤寂地伸展着。

路边的小亭子,被薄霜覆盖,宛如白色的蕾丝,静静地倚在那里,等待着春天的蓬勃生机。

小巷里,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摇曳着微弱的光芒,照亮了狭窄的街道。

几间小店铺散出淡淡的炊烟,飘散在空气中,带着一丝暖意。

巷口的老树下,几位老者围坐在一起,抱着火盆,悠闲地聊着家常。

远处,是县城的城墙,苍凉的砖瓦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沧桑。

城门前,守卫们依然履行着职责,咬紧牙关抵御着寒风,守护着这个小县城的安宁。

涌来的难民大都被安置在城门外的临时安置棚里,也有的散落在各个小镇上。

涌来的灾民也带来了一些病菌,安置点里已有不少人病倒了。

这些患者有的热,呼吸困难,有的面色泛白,四肢无力。

有的纯是因为饥寒交迫而病倒。

冬季的瘟疫笼罩着大周南方的城池,城内的人们惶惶不安,城外的人饱受病痛折磨。

四皇子独孤明深感国家和人民的疾苦,决定亲自前往疫情严重的地区,倾听百姓的心声,展开救灾行动。

他人还未到,早已修书一封送到刘老先生的医馆,恳请他和李宝儿的师兄们,前往疫区进行诊治。

在疫情肆虐的安置棚里,李宝儿他们见到了许多患者,他们面容憔悴,眼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李宝儿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同情之情,她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责任,必须竭尽全力救治每一位病患。

李宝儿他们分成两个队伍,她和师父一组,他们采取了严密的防护措施,同时展开了治疗工作。

她深入疫区,查看患者的症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她与其他医师们紧密合作,不畏艰险,不辞劳苦,竭尽所能地救治每一位患者。

她看到了一个个垂危的病患,他们躺在稻草上,面容憔悴,喘息艰难。

有人身上布满了黑色的瘀斑,有人则因高烧而神志不清,还有一些人已经气息奄奄,生命垂危。

李宝儿心中充满了同情和怜悯,她知道自己是这些人唯一的希望。

她穿上自制的防护服,开始了紧张的救治工作。

她仔细观察每一位病患的症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她调配药物,亲自为病患们施行针灸、艾灸等治疗,尽全力缓解他们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