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分拣(1 / 2)

张玉花看着李宝儿,眼神里满是慈爱:“傻孩子,你客气什么?咱们是一家人,帮你是应该的。

你在京城开医馆要花不少心血,这些药材能帮上忙就好。

你只管把医馆办好,把病人治好,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李宝儿感动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将每一包药材都小心地收好。

她知道,这些不仅是药材,更是张玉花和萧成善对她深深的关爱和支持。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杏林堂,李宝儿、王武和赵流已经开始忙碌。

几人站在一张大桌子前,桌上堆满了各种从老家带来的药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药香。

李宝儿身穿一袭简单的布衣,袖口挽起,动作利落地从药材堆中挑选出几根当归,轻轻拍打掉表面的灰尘,然后将它们放在一旁的竹筐里。

她一边分拣一边对王武和赵流说:“这些当归质量很好,先分类放好,待会儿入柜时要特别标注药性强的。”

王武站在另一边,他正熟练地将一堆黄芪一一理顺。

黄芪的根须长而纤细,他用手指轻轻揉搓着每一根,确保没有任何瑕疵。

然后,他将这些黄芪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准备待会儿入柜。

赵流则负责处理灵芝,他小心翼翼地捧起每一块灵芝,仔细检查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每一块都被他仔细分拣、打理干净,然后分门别类地放在竹篮里。

赵流低声说道:“这些灵芝可是宝贝,入柜时要特别小心,不能压坏了。”

当所有药材都分拣完毕,李宝儿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点了点头,示意可以开始装柜了。

几人合力将已经分类好的药材一一装进药柜。

李宝儿拿起一捆当归,轻轻放入药柜的第一格,随后用毛笔在小木牌上写下“当归”

,并标注了药性与采集地点。

王武则负责将黄芪逐一摆放整齐,每一根都被他小心地放在药柜的第二层。

他写下“黄芪”

,并标明了药材的年份和产地,确保每一种药材都能在使用时一目了然。

赵流小心翼翼地将灵芝放在药柜的最上层,这一格专门用来存放最珍贵的药材。

灵芝被他细心地摆放成两排,保证通风良好,不会受到挤压。

他低声念叨着:“这些灵芝得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不能让它们受潮。”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三人配合默契。

药柜里的每一格都被塞得满满当当,药材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仿佛在等待它们将来能挥的作用。

当最后一块药材被装进柜子,李宝儿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露出满意的笑容。

她看着整齐的药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王武和赵流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赵流调侃道:“终于大功告成了,这些药材在这里,医馆就算有了坚实的根基。”

李宝儿点点头,轻声说道:“有了这些药材,我们的医馆就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了。

谢谢你们的辛苦。”

三人相视一笑,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慧养堂的药柜如今已经整齐有序,等待着它们在治病救人中大展身手。

傍晚时分,萧成善带着一个大木箱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

李宝儿正忙着整理药材,看到萧成善进来,连忙迎上前去,“爹,这么晚了,您还带着这么大的箱子,是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吗?”

萧成善笑了笑,神秘地说道:“宝儿,你猜猜这里面是什么?”

说着,他放下木箱,轻轻打开,露出了里面的一块刻着“慧养堂”

三个大字的门匾。

木质的匾额古朴厚重,字迹苍劲有力,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磨和雕刻的。

李宝儿看到那块门匾,眼中顿时涌上了一股暖意。

她轻轻抚摸着匾额上刻的字,感受到木头上细腻的触感。

她的声音有些哽咽:“爹,这……这是您从老家带来的?”

萧成善点了点头,语气里满是关怀:“宝儿,这匾额是你爹娘请的名匠精心制作的,他们知道你在京城开医馆不容易,就想着送你这块‘慧养堂’的匾额,希望你把医馆经营得红红火火,救治更多的百姓。”

李宝儿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块匾额,更是父母和萧成善对她的期望和祝福。

慧养堂,这个名字凝聚了她的梦想和亲人的支持,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