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新年趣事(1 / 2)

大周的新年后,各地的活动丰富多彩,京城尤为热闹。

元宵节的夜晚,京城的街道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红灯笼,灯笼下方悬着五颜六色的纸条,上面写着各种灯谜。

幸福客栈门前的猜灯谜大会吸引了众多百姓,热闹非凡。

李宝儿和萧谨言携手而至,两人兴致勃勃地站在灯笼下,看着那些谜面,不禁跃跃欲试。

李宝儿读到一个谜面:“千里姻缘一线牵。”

她略一思索,脱口而出:“针线!”

周围的人一听,纷纷叫好。

主持猜灯谜的店伙计也连连点头,随即拿出一个精致的小荷包,递给李宝儿作为奖品。

李宝儿笑盈盈地接过来,将荷包转手送给旁边一个小姑娘,那个小姑娘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声道谢。

接下来,李宝儿和萧谨言继续迎战。

他们站在一个灯笼前,上面的谜面是:“生在水中,长在水中,脚踩莲花,身穿红袍。”

李宝儿与萧谨言对视一眼,几乎同时说出:“金鱼!”

这次他们赢得了一对精巧的玉佩,周围的观众也被他们的默契配合逗乐了,纷纷称赞这对才子佳人不仅聪明,还心有灵犀。

当他们走到一个更为复杂的谜题前,谜面上写着:“两人各自有兄长,家住两地是邻乡。”

这个谜题显然难住了不少人,之前围观的百姓纷纷摇头表示看不懂。

萧谨言沉思片刻,微微一笑:“这个谜面里有玄机,谜底应是‘岳父’。”

他说完后,李宝儿不禁轻轻拍掌:“真是妙解!”

随着谜题的逐渐升级,难度也不断增加,但李宝儿与萧谨言却越战越勇。

一道“黄鹤一去不复返”

的谜题被李宝儿迅解答为“信”

,她解释道:“‘黄鹤一去’代表音讯全无,而‘信’正是思念远方之人的寄托。”

此话一出,围观的百姓无不点头称是,纷纷为她的机智喝彩。

猜灯谜大会的最后,李宝儿和萧谨言已经赢得了一大堆奖品,有精致的香囊、漂亮的手绢、彩色的糖人,甚至还有一对玉杯。

李宝儿把这些奖品分给了身边的孩子们,她的慷慨和善意让小孩子们高兴得团团围住她,连声叫“姐姐真好”

看着这一幕,周围的观众纷纷赞道:“真是才貌双全的好姑娘!”

一位年长的老者甚至忍不住走上前来,对萧谨言笑道:“小伙子,你能娶到这样聪明贤惠的妻子,真是好福气啊!”

萧谨言笑着拱手道:“多谢老丈夸奖,宝儿确实聪慧过人,晚辈也常常自愧不如。”

话音未落,李宝儿便调皮地瞥了他一眼:“彼此彼此。”

这对话语间的默契和调侃,让在场的所有人不禁哈哈大笑,纷纷为这对才子佳人的机智风趣喝彩。

元宵节的热闹气氛还体现在街头的杂技表演和舞龙舞狮上。

高致远带着几个弟子也表演了武术,刚柔并济的动作赢得满堂彩。

街道两旁,红色的舞龙在鼓点中上下翻腾,舞狮的表演更是让人拍手叫绝。

一个小狮子做了个俏皮的动作,引得观众捧腹大笑,而高大的舞龙则腾空跃起,穿过数个圈套,彰显出技艺的高。

在新年后的才艺比试上,国子监的庭院内热闹非凡,各路书生云集,比试内容涵盖书法、诗词对联、琴棋书画等,气氛紧张而激烈。

尽管萧谨言已经取得功名,但他依然对这些才艺比试充满兴趣,特意赶来观战。

李宝儿也在场,为参赛的书生们加油助威。

一名年轻的书生王小四跃上台来,当场赋诗:“金瓯碧瓦映华灯,玉犬腾跃新春。”

这诗句描绘了京城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金色的屋瓦在灯火映照下熠熠生辉,舞动的“玉犬”

象征着欢乐的新年气氛。

诗句一出,众人纷纷叫好,一片喝彩声响彻庭院。

萧谨言也点头赞许,看来这些年轻学子的才华不容小觑。

王小四退下之后,台上的裁判目光转向萧谨言,笑道:“萧大人既然莅临此地,不如也为在场众人即兴赋诗一,如何?”

话音一落,周围的书生和观众都期待地望着萧谨言,希望能一睹这位才子的风采。

萧谨言微微一笑,沉吟片刻,便大步走上台去。

他拈起毛笔,在铺开的宣纸上挥毫写下诗句:

“杏林春暖济世心,

慧养堂前救疾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