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宇文琼走进了慧养堂,心中满是疑虑与渴望。
她知道,高致远在医术上造诣深厚,是她学习的理想导师。
她鼓起勇气,走到高致远面前,微微鞠躬说道:“高师兄,我最近对药理的研究产生了些困惑,想请教您。”
高致远看到她眼中的求知欲,露出了和善的微笑。
他点了点头,示意她跟随自己走到一个安静的角落,那里摆满了各种药材和书籍。
他拿起一瓶草药,轻轻摇晃着,向宇文琼解释:“这是一味重要的解毒药。
它的功效不仅在于清热解毒,还能调理脾胃。”
“但是,我不明白它与其他药材的配伍关系,”
宇文琼皱着眉头,显得有些困惑。
高致远耐心地解释道:“每种药材都有其特性,配伍时需要考虑相互的相生相克。
我来给你演示一下。”
他从药柜中取出几种药材,细心地为她展示如何调配,逐步讲解每一步的原因。
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带着感染力。
“记住,宇文小姐,药理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在于对自然的观察与理解。”
他继续说道,目光认真,似乎在传递着一种责任感。
随着高致远的指导,宇文琼逐渐领悟到了药材之间的微妙关系,脸上浮现出渐渐明朗的神情。
她恳切地说:“多谢您,高师兄!
您的教导让我受益匪浅。”
高致远微微一笑,语气中透着鼓励:“你有这份求知的心态,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宇文琼心中充满感激,暗下决心,要像高致远一样,成为一名出色的医者。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宇文琼的医术水平有了显着提高。
一天,她在慧养堂的诊室里接待了一位年轻的村民,因感冒而前来求医。
宇文琼看着面前的患者,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她仔细询问了病人的症状,了解他咳嗽的频率、是否伴随热和头痛。
随后,宇文琼轻轻把手放在他的额头上,感受着温度的变化。
她心中默念着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快回忆起关于感冒的治疗方法。
“您只需休息几日,注意保暖,多喝温水,”
她坚定地说道,“我会为您开一些清热解毒的药方。”
宇文琼转身走向药柜,心中充满自信。
她熟练地挑选出几味药材:金银花、连翘和薄荷,这些都是她在课堂上反复练习过的。
她将药材配好,认真地把它们放入药碗中,细心地为病人解说每一种药材的功效。
“金银花能清热解毒,连翘则能帮助消炎,而薄荷则有助于缓解咳嗽。”
宇文琼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眼神中流露出自信。
调配好药汤后,宇文琼将其倒入碗中,递给病人,脸上挂着期待的微笑:“这药汤不仅可以帮助您缓解症状,还能增强抵抗力。
记得按时服用哦。”
病人接过药碗,满脸感激地说道:“谢谢您,宇文小姐,我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
随着病人离开,宇文琼心中涌起一阵自豪与喜悦。
她站在诊室里,感受到一份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不仅是她独立处理病症的次尝试,更是对她医术的自我肯定。
她明白,自己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能够实际为患者提供帮助的医者。
她忍不住在心中暗自庆祝,脸上挂着难以抑制的笑容。
想到自己能够通过所学知识为他人带来健康与希望,宇文琼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满足。
这一刻,她感受到了医者的责任与使命,也更加坚定了未来在医学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在宇文琼与李宝儿的共同努力下,太医院的院墙内渐渐焕出新的生机。
她们在治疗疫情中的卓越表现和丰富的医学知识,得到了朝廷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两位女子医者在困难时刻所展现出的能力与决心,让许多人意识到女性在医学领域的潜力与价值。
一次,宇文琼在太医院举办了一场公开的讲座,吸引了不少士人和官员前来旁听。
她热情洋溢地讲解着药理知识,举例说明女性医者如何在疫情中挥了重要作用。
李宝儿则在一旁演示如何施针、调药,认真细致的态度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在讲座结束后,太医院的一位高层官员走上前来,表示对她们的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