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老人们就无需频繁地去医院开药,也不用担心因忘记服药而导致血糖失控了。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李宝儿可谓是全力以赴。
白天,她忙碌于自己的工作;夜晚,当大多数人都已进入梦乡之时,她依然挑灯夜战,埋头苦读那些泛黄的古籍医典。
从家喻户晓的《本草纲目》到流传千古的《千金要方》,再到许多其他鲜为人知但同样蕴含着医学智慧的医书,她一本本地仔细翻阅着,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线索。
她的书房里,堆积如山的书籍几乎占据了每一寸空间。
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吸引着她的全部注意力。
她时而轻轻翻动书页,时而停下手中的动作,凝视着某一行字,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
每当现一个与血糖调理相关的古老方子时,她都会兴奋不已,立刻将其摘抄下来,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就这样,日复一日,夜复一夜,李宝儿沉浸在医学的海洋里,如痴如醉。
尽管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她从未想过放弃。
因为在她的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找到那个能够造福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良方!
不同的配方。
终于,她在《黄帝内经》中找到了一个神奇的方子,里面提到通过调理脾胃,改善体内气血的平衡,来辅助降糖。
这种方子里包含了多种药材,包括黄芪、枸杞、山药、白术等,都是有益气健脾、滋补肝肾的良药。
结合现代医学的诊疗经验,李宝儿将这些古方与自己对于糖尿病的理解相结合,逐渐摸索出了一个以外敷为主、内调为辅的膏药方子。
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李宝儿早早地就起身出门了。
今天对于她来说可是个重要的日子——她要亲自前往药材市场去选购那些古方中所需要用到的珍贵药材。
一路上,李宝儿心情激动又忐忑,毕竟这次的选材关系到后续制作出的膏药能否真正挥作用。
到达药材市场之后,李宝儿便如鱼得水般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
她仔细地查看每一种药材,不时拿起闻一闻味道,用手摸一摸质地,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自己心中的标准。
尤其是对于那些关键的药材,她更是反复比较,毫不马虎。
因为她深知,只有保证了药材的纯度和新鲜度,才能最大程度地挥它们的功效。
经过一番精挑细选,李宝儿终于满载而归。
她小心翼翼地抱着装满各种药材的袋子,急匆匆地赶回了慧养堂。
一进门,顾不上休息片刻,李宝儿便立刻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当中。
先,她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这些药材逐一研磨成细腻的粉末。
这个过程可不简单,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只见李宝儿全神贯注地操作着研钵,一下又一下,直到所有的药材都变成了均匀的粉末为止。
接下来就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与温和的中药油进行调和。
这时,一直在旁边默默观察学习的高致远也主动上前帮忙。
两人相互配合,默契十足。
他们一边缓缓地倒入中药油,一边不停地搅拌,以使药膏能够充分融合。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李宝儿始终保持高度专注,时刻留意着每一个细微之处。
她密切关注着膏药的粘度变化,不时用手指蘸一点药膏感受其稠稀程度;同时还要考虑药效的持久性问题,不断调整各种材料的比例;此外,使用后的舒适感也是她非常重视的方面之一,为此她多次试验不同的配方组合,力求找到最佳方案。
就这样,经过数小时的努力,一款全新的外敷膏药终于呈现在眼前。
看着手中这块凝聚着自己心血的膏药,李宝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心里暗暗期待着,这款膏药不仅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更能为众多饱受糖尿病困扰的老年患者带去便捷和舒适的治疗体验。
。
经过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实验与调整,李宝儿耗费了无数心血之后,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一款初具雏形的膏药。
这款膏药整体呈现出一种淡雅的淡黄色,宛如秋日里初绽的雏菊般柔和悦目;它是细腻的膏状质地,仿佛是被精心调制过的奶油一般丝滑,轻轻触碰一下,便能感受到那股温润如玉的质感。
更为奇妙的是,从这淡黄色的膏体中散出一阵阵清新宜人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