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取证并非一帆风顺(1 / 2)

他故意在禁军副统领王振(此人贪财好色,与陈氏若即若离)面前,炫耀一件“无意”

得来的北狄王室匕(实为莫影缴获),并“酒后失言”

抱怨父皇近来疑心重,连禁军都暗中调查。

王振果然中计,急于撇清关系并向陈氏表功,暗中联络“玄龟”

销毁某些记录。

莫影早已严密监控王振,顺藤摸瓜,最终锁定了“玄龟”

——禁军西门都尉周奎。

并在其转移罪证(与陈荣的密信、收受的贿赂清单、一份京城布防薄弱点图)时,人赃并获。

据明妃回忆,在柳世安案前,黄郎中曾急切地让她探听皇帝对“前朝玉玺”

一事的看法(柳世安被构陷的罪名之一就是私藏前朝玉玺意图复辟)。

萧谨言立刻调阅当年案卷,现所谓“玉玺”

来源是一个叫“贾六”

的古董商举报。

此人已“意外”

身亡。

莫影根据案卷中贾六的住址和社会关系,顺藤摸瓜。

现贾六有个情妇和私生子,被陈贵妃的贴身太监秘密安置在京郊。

莫影潜入控制,从情妇口中得知,贾六死前曾留给她一个藏于灶台下的油布包,里面是真正的举报信草稿和指使他伪造玉玺并举报的中间人留下的定金——一枚刻有“荣”

字的金瓜子(陈贵妃宫中之物)!

同时,莫影找到了当年负责“鉴定”

玉玺的所谓“老学究”

,此人已被灭口,但莫影在其故居地砖下,找到了真正的鉴定笔记,证明那玉玺是拙劣的赝品。

萧谨言将明妃证词(黄郎中刺探)、贾六情妇的证词和物证(金瓜子、举报信草稿)、真鉴定笔记、以及从周奎处缴获的密信中提及“柳氏已除,清流钳口”

的内容,形成完整证据链。

证明整个构陷事件由陈贵妃指使太监操作,黄郎中提供情报配合,目的是清除柳世安这个清流领袖,为陈氏谋反扫清障碍。

萧谨言擅长利用规则(查账)制造压力,调动资源(组建团队、联络边将),将零散线索整合成逻辑严密的证据链。

萧谨言:(手指重重敲在译好的密信和显影的账册上)“物证链初现:陈荣化名‘山石’,利用兵部职权篡改抚恤名单,虚报支出,套取巨额银钱,并用‘金粟笺’隐墨账册记录。

这笔钱,用于购买朝廷管制的铁器、马匹,勾结北狄走私贩!

密信、信筒残留、火漆印模、账册、抚恤异常,环环相扣!

莫影,盯死黑风峪!

独孤先生,彻查所有经陈荣之手签的盐引、关防批文,尤其是涉及北地贸易的!”

萧谨言性格沉稳如山,面对如山铁证和巨大压力,始终冷静理性,步步为营。

他对柳世安案昭雪的执着,体现其坚守正义的底色。

莫影暗夜中的王者,帝国的“鬼手”

他是突破不可能任务的尖刀。

行动力、洞察力、忍耐力、单兵能力均达巅峰。

手段狠辣精准(控制、逼供、潜伏、夺取),但只为完成任务,不带个人情感。

他的存在感极低,却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最不可能的地方,拿到最致命的证据(残纸、令牌、孙淼清单、周奎罪证、贾六遗物)。

他的“人狠话不多”

与萧谨言的“运筹帷幄”

形成绝配。

独孤明:利用其身份优势(举办宴会、接近勋贵子弟)和刻意保留的“纨绔”

伪装,在社交场上扮演“搅局者”

和“信息诱饵”

,效果奇佳(套出“胡记”

、钓出王振)。

他行动大胆,敢于冒险(炫耀匕),但也开始学会配合(及时传递信息)。

对青鸾的惨死刻骨铭心,在推动柳世安案昭雪上展现出强烈的个人情感驱动。

然而,调查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莫影在朔方执行任务时,可谓是步步惊心。

他巧妙地隐藏着自己的身份,但还是有几次险些暴露。

有一次,莫影正在一家茶馆里与线人接头,突然一群凶神恶煞的人闯了进来。

他们四处张望,目光犀利,显然是在寻找什么人。

莫影心中一紧,他意识到这些人很可能是陈荣的死士。

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些人的举动,同时暗中准备应对可能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