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悄悄地走了(1 / 2)

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宰相府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然而,他知道自己必须离开,回到那个属于他的故乡。

在临行前,宇文泰来到书房,坐在桌前,提起笔,给萧谨言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里,他详细地阐述了许多关于宰相之道的见解和经验,希望能对萧谨言有所帮助。

写完信后,宇文泰将信仔细地折叠起来,放入信封中。

接着,他又从怀中掏出两千两黄金,这些金子在烛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宇文泰小心翼翼地将那袋沉甸甸的金子放在桌上,然后轻轻地将一张纸条压在上面。

纸条上的字迹刚劲有力,仿佛透露出他内心的决心和坚定。

“此金乃吾之私产,愿君将其纳入国库,充作军费。”

这短短一句话,却蕴含着宇文泰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无私奉献。

他深知这些金子对于国家的军队来说,将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可以用来购买更多的武器装备、训练士兵,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

完成这一切后,宇文泰缓缓地站起身来,凝视着那袋金子和纸条,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这些金子不仅代表着他的财富,更承载着他对国家的责任和使命。

他轻轻地吹灭了桌上的蜡烛,房间顿时陷入一片黑暗。

黑暗中,宇文泰静静地站了一会儿,仿佛在与这个曾经熟悉的地方做最后的告别。

这里见证了他的成长、奋斗和成就,如今他要离开,心中难免有些不舍。

然而,宇文泰的脚步并没有丝毫犹豫。

他转过身,迈着坚定的步伐,缓缓地走出了宰相府。

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稳,仿佛他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前方道路如何崎岖,他都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随着他的离去,宰相府的大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出轻微的“砰”

的一声。

宇文泰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融入了无尽的黑暗,只留下那袋金子和纸条,静静地等待着被现的那一刻。

在朱雀大街的薄雾中,一辆没有徽记的青篷马车缓缓驶过石板路。

车轮与石板的撞击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仿佛是这座古老城市的心跳。

车内,宇文泰掀起车帘的一角,凝视着窗外。

晨雾弥漫,皇城的角楼在雾气中若隐若现,那模糊的轮廓宛如梦幻中的城堡,正被晨雾一点一点地吞噬。

车厢内,老管家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捧着暖炉,为宇文泰驱散寒意。

他听见主人忽然轻笑一声,那笑声在清晨的静谧中显得有些突兀。

“三十年功名,换得一身晨露,倒也不亏。”

宇文泰的声音平静而感慨。

三十年的官场生涯,他历经风雨,如今却如这晨雾一般,即将消散在时光的洪流中。

车轮在官道的岔路口微微一顿,仿佛在犹豫该往哪个方向前行。

左边是通往陇西大营的驿道,那里有他曾经的荣耀和责任;右边则是通向江南老家的水路,那里有他熟悉的山水和亲人。

宇文泰闭着眼睛,轻轻拍了拍车壁。

车夫心领神会,毫不犹豫地挥动马鞭,马车向右拐去,朝着江南老家的方向驶去。

车轮滚动的声音渐行渐远,消失在晨雾之中,只留下淡淡的车辙,见证着宇文泰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

同一时刻·萧府书房

萧谨言坐在案前,手指轻轻摩挲着案上那片还带着露水的银杏叶。

这银杏叶是半个时辰前宇文泰亲手放在他门前的,叶脉上用针尖刺出了八个几乎不可见的小孔,旁人看来或许不过是被虫蛀了,但萧谨言却读懂了老上司最后的警示:八日后,北狄使团将抵达京城。

“相爷!”

突然,门外传来侍卫慌张的呼喊声,“宇文小姐闯进来了!”

与此同时,在宇文府,卯时正,宇文琼身着骑装,正翻墙而入。

她的骑装下摆被墙头的瓦当勾破,一个不小心,她便从墙上跌落下来,直直地摔在铺满落叶的庭院里。

宇文琼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环顾四周。

正屋门楣上高悬着的“国之柱石”

金匾依然在那里,只是匾下已经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她迈步走进卧房,只见锦被整齐地铺在床上,宛如积雪一般洁白。

书房的案几上,摆放着两样东西:一封火漆完好的信,上面压着多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