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以佛渡人,何以渡佛?(2 / 6)

银锁。

月光照在锁面上,倒映出模糊的“长命百岁”字样。

紧那罗沉默了一瞬,旋即取下那“长命锁”,亲自戴在了阿羞的秀颈上,

“贫僧只是想听施主说说,那第三盏灯的故事。”

阿羞望着那抹银光,多年来堆积的怨毒与恐惧,突然化作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

……

……

她叫阿羞,生的极美。

幼时住在城南破落的竹篱小院,母亲削竹编筐的手艺养活她们娘俩。

春日,母亲会将新抽的柳枝编成花环,戴在她发间。

盛夏,竹筐盛着井水湃过的酸梅,娘俩就着月光慢慢吃。

阿羞总爱蹲在母亲膝边,看纤细的竹篾在那双布满薄茧的手里翻飞,听母亲哼着不知名小调,声音温柔得像院里那株老桂花树落下的花瓣。

每次编完最后一只竹筐,母亲便会带她去市集。

卖完竹器,就买两块麦芽糖。

阿羞总把自己那块含在嘴里,甜丝丝的滋味还没化开,又急着伸手去够母亲的衣角,听她笑着说,

“慢些跑,仔细摔着。”

可乱世的幸福要比风化后的瓷器更脆弱。

十二岁那年,她被人贩子从家中掳走。

母亲攥着她的手死死不放,抵死不从,拼命争扎,却被一刀割断了喉咙。

这犹不算完,在人贩子一声声污言秽语中,母亲的尸身被泄愤般砍成了肉泥。

温热的鲜血溅在她脸上,那是她对家最后的记忆。

此后,她被关进暗无天日的水牢,铁链磨破脚踝,老鼠啃食伤口,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当她再见到天光时,已身在醉仙阁。

老鸨掐着她的下巴,笑着说,“这么美的脸蛋,可得好好调教。”

从那以后,她的世界只剩下永无止境的折磨。

不听话就会被鞭子抽,学不会媚笑就会被烙铁烫,后背、脖颈、大腿,布满了狰狞的伤痕。

女人善妒,老鸨也是女人。

明明青楼中,干净身子最值钱,却依旧让那龟公们轮流……

……

又是一年春。

为了活下去,她不得不学会逢场作戏,用美貌换取生存的权利。

幸好,她生的貌美,大人物们对她都“关爱有加”。

索性让她成了这醉仙楼的管事者。

在清算了那些霸凌者后,

她定下“断指”的规矩。

可看着那些道貌岸然的恩客为了一晌贪欢自断手指,她心中的恨意却愈发浓烈。

对她来说,每一根指骨,都是她复仇的见证,是她在这肮脏世间留下的印记。

那些人说她是醉仙阁的头牌,是男人趋之若鹜的尤物,却无人知晓,在这副绝美皮囊下,只剩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

闺阁里,阿羞状若疯魔,抓起紧那罗留下的断指狠狠咬进嘴里,

“知道为什么要客人断指吗?”

“因为这里的每夜,我的指甲都在抠挖着木板,直到十指血肉模糊!”

她癫狂地笑着,笑声里带着铁锈味,

“三千指骨?”

“哈……!”

“不过是把我受过的罪,千百倍还给那些畜牲!

“我那时才知道,原来畜生的血,比娘的血更甜。”

“阿弥陀佛。”紧那罗有些不忍的闭上了双眼,

“施主可知,佛陀割肉饲鹰,并非肉能饱腹,而是以慈悲化去嗔念。”

“这三千指骨,何尝不是困住施主的另一个牢笼?”

阿羞突然将咬得残破的断指狠狠砸向紧那罗,指骨擦着僧人的耳畔飞过,

“慈悲?你让我拿什么慈悲去喂那些畜生!”

她踉跄着扑进指骨堆,“你去问问这些手指的主人,他们可曾听过什么慈悲!”

紧那罗却在满地狼藉中跪坐下来。

他拾起一片碎镜,镜中映出阿羞扭曲的面容与背后交错的疤痕,

“当年佛陀剜目施人时,也曾问过自己。”

“这痛苦究竟是业火,还是渡船?”

他掀起洁白僧袍,袍下露出更多新旧不一的戒疤,

“施主可知贫僧为何日日断指?”

见阿羞不答,紧那罗也不恼,依旧不紧不慢的说道,

“这世间苦痛,若非亲身经历,终是隔靴搔痒。”

“施主剜心泣血之过往,贫僧虽不能替你承受,却愿以指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