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天地间一片昏暗,仿佛被一层沉重的帷幕所笼罩。
百里玄策步履匆匆,宛如黑夜中的幽灵一般,悄然踏入王府。
王府内的廊下,灯笼散着微弱的光芒,光晕在他那紧绷的下颌处投下了一道深深的阴影,使得他的面容显得更加冷峻和威严。
府中的仆从们都深知这位镇南王的脾气,见他归来,一个个都吓得不敢出声,甚至连廊下的灯笼似乎也在寒风中瑟瑟抖。
自从这位镇南王扫平南疆,立下赫赫战功归来之后,这镇南王府中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如此肃穆而杀气腾腾的模样了。
突然间,"
砰"
的一声巨响传来,那扇沉重的紫檀木门在书房内猛然合拢,将满院的暮色硬生生地隔绝在了门外。
早已等候在室内的三位幕僚见到百里玄策进来,都不约而同地屏住呼吸,垂手而立,不敢有丝毫怠慢。
百里玄策面沉似水,他迅地扯下身上的大氅,随手扔给站在一旁的亲卫。
然后,他那骨节分明的手指紧紧地按在冰凉的紫檀书案上,由于太过用力,指节都微微泛白。
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怒意:"
钦州、锦州、淮州这三州的知府竟然被灭门!
而且,他们下辖的二十四县中,还有七个县衙也惨遭血洗!
如今民怨沸腾,皇上责令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民怨,安定民心!
"
三位幕僚闻言,皆是脸色大变。
其中一位年长些的幕僚赶忙上前一步,拱手道:“王爷,此事太过蹊跷,定是有恶势力作祟。
依下官看,我们需先派人去当地查探详细情况,了解凶手的作案手法和动机。”
百里玄策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此事我已安排人去查,但时间紧迫,我们不能只靠这一条线。
另外,安抚百姓也刻不容缓,需拿出具体的方案。”
另一位幕僚思索片刻,说道:“王爷,为今之计我们只有先张贴告示,承诺严惩凶手,先安抚人心为。”
百里玄策微微点头:“此计可行,但在安抚百姓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以防凶手再次作案。
必须尽快重新安排官员赴任,刻不容缓。”
灯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书房内的光线忽明忽暗。
突然,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打破了宁静。
百里玄策的眼神微微一动,他的亲兵心领神会,快步走到门口,轻轻打开了书房的门。
门口站着的是百里菱,她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脸上带着一丝焦急。
没有丝毫犹豫,她径直踏入书房,将食盒放在桌上。
百里菱打开食盒,从中取出了几盘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气顿时弥漫了整个书房。
她看着百里玄策和其他几位叔叔,嗔怪道:“我的父王,我的活爹,还有几位叔叔,到底是什么大事让你们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啊?我娘让我把饭菜给你们送来,天大的事也不能不吃饭吧!”
百里玄策闻着饭菜的香气,肚子里不禁出一阵咕咕声。
他笑了笑,说道:“嗯,还是菱儿说得对,都先坐下吧,一起吃点东西。”
说着,他拿起碗筷,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显然是真的饿了。
百里菱看着父亲狼吞虎咽的样子,心中有些无奈。
她坐下来,关切地问道:“父王,到底是什么事情这么棘手啊?”
百里玄策吞下一口饭菜,擦了擦嘴,说道:“江湖势力作乱,最近连续生了几起大案。
他们不仅杀了三州的知府,还血洗了七个县衙,更可恶的是,还有许多地方的百姓家的女童被拐卖。
这一系列事件让东域的百姓们人心惶惶,民怨沸腾!”
百里菱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她皱起眉头,说道:“这可真是太过分了!
这些江湖势力如此猖獗,必须要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才行。”
百里玄策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是啊,所以皇上把整顿东域的任务交给了我。
这件事情相当棘手,需要我们好好谋划一下才行。”
百里菱语气坚定地说道:“自古以来,侠者以武力触犯禁令,文人以儒术扰乱律法,这显然是江湖之人的行事手段。
而我们是朝廷,代表着法度,必须以雷霆万钧之势镇压江湖。
爹爹,这件事情就让女儿也参与其中吧!
我一定能够帮到您的。”
听到百里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