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忽然一朵花先开(9 / 13)

剑来 烽火戏诸侯 12501 字 3天前

成为一位“天子门生”,就要先过这一关。袁宬是半个清风城人氏,而那人与正阳山、清风城的关系如何,一洲皆知。

    许谧亲眼见证过那场老莺湖风波,她以前还会沾沾自喜几分,老邻居曹氏,他们除了出了个巡狩使的曹枰,让袁氏自愧不如,但是其余的,总归是方方面面都不如袁氏。两家人在朝堂在地方,暗中较劲掰手腕很多年了。

    先生洪崇本返回山中书斋之前,她问了个大逆不道的问题,“烈火烹油似的家族风光,不怕吗?”

    洪崇本兜里揣着一笔与袁氏赊欠而来的买山钱,听到学生的这个问题,老人也是倍感无奈,没有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言语,只是让许谧做好自己,争取学业修道两不误。

    近期两条街巷都已经有点风声鹤唳的意味,对各自家族的年轻人约束极严,不许外出交游,不许私自宴客,尤其不许在外过夜,当然也有一些娇生惯养了二三十年、拎不清事态轻重的货色,哄是哄不回来的,骂不管用,狠狠揍一顿就老实了。所以这拨早就被家族养废了的年轻人,几乎都是被强行拖拽回家的。

    袁正定沉默许久,揉了揉眉心,说道:“最关键的一件事,还是陈国师对双方的整体看法,是好是坏。”

    到了袁正定这个岁数和位置,想要再往上走,看似还能斗智斗勇斗力斗狠,但是真正拼的,其实就是“命”了。

    而作为家主和长辈的袁崇又不太一样,老人除了谥号和身后名,早就别无可求,那就只能往下看了,看年轻一辈的出息。

    袁正定自然是意迟巷年轻一辈当中,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当年外放地方,先担任槐黄县县令,升任青瓷郡太守,再成为洪州刺史,一步一个脚印,可谓仕途顺遂,属于最正统的升迁路径。反观曹耕心,担任龙泉窑务督造官,却是比较特殊。此外关翳然刚刚就任莒州刺史,也算“厚积薄发”了。还有篪儿街的刘洵美,他们这拨“年轻人”,属于从小到大就会被长辈拿来攀比。

    曹戊看了眼袁正定,不得不说,袁氏子弟都是当之无愧的气度风雅美男子。洪州是大骊朝当之无愧的大州,而且太后娘娘就是豫章郡人氏,前不久朝廷设置了豫章郡采伐院,而洪州治所就在豫章郡。

    吴鸢吃过了柑橘,又拈起一块果脯,作为骊珠洞天历史上的第一任县令,他既是上柱国袁氏的女婿,还是国师崔瀺的学生,双重身份,等同于拥有两张官场护身符,偏偏在那槐黄县城任上,沦为官场笑柄,只能灰溜溜离开,在中岳地界一个小郡“高就”,名义上是升迁了,实则是坐了多年的冷板凳。

    所以当年由袁正定接任县令,官场上有些说法,是帮忙擦屁股去的。

    当然,吴鸢最终能够返回处州,而且还当上了刺史,算是杀了一记很漂亮的官场回马枪。

    曹戊始终沉默,这次进京,就只是带了几样禺州的土特产。

    其实上次相约于披云山的礼制司衙署,曹戊假公济私,与当时还不是大骊国师的陈山主,喝了一杯茶,算是叙旧。

    屋内气氛略显凝重,但是没有谁觉得适合说些故作轻松的言语。

    终于还是袁崇缓缓问道:“你们都说说看,国师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所以听到这个问题,袁正定瞬间就头皮发麻,父亲是一个极有主见、且远见的人,要知道父亲才是那个与陈国师相处次数最多的那个人!

    袁正定稳了稳心神,说道:“谋而后动,算无遗策。”

    吴鸢小心翼翼字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