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故事还没写完就老了(2 / 3)

一划写下的:“我师娘不是神仙,她也怕黑。”

苏璃伸出微微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那行笨拙却温暖的字迹。

一滴滚烫的泪珠毫无征兆地落下,砸在纸上,迅晕开。

她终于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洞悉一切的守护者,而成了被心疼、被理解、被讲述的人。

而那个曾吹响虹光之笛的小女孩,此刻正独行在遥远的北方雪镇。

这里的冬天漫长而酷寒,严寒似乎也冰封了人们的言语,镇民们个个面色凝重,沉默寡言,仿佛每个人的故事都被冻结在了心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没有像在别处那样,强求人们开口。

她只是在入夜后,于小镇中央的广场上,燃起一小堆篝火。

她不说话,只从随身的布袋里,一件件地拿出在镇上各处角落里捡来的旧物,投入火中。

第一夜,她投进去一把断了齿的木梳,对着跳动的火焰轻声说:“它也许梳过一个新娘的长,在她最美的那一天。”

第二夜,是一只破了底的绣花鞋:“它可能跟着主人走过很远的路,去见一个再也没见到的人。”

第三夜,是一封被水浸得字迹模糊的残信……她每烧一件,便轻声述说一段“它可能见过的故事”

镇民们起初只是远远地看着,渐渐地,有人会走近一些,默默地站在火堆旁,听她低语。

第七夜,她从布袋里拿出一顶褪了色的旧童帽,帽檐上还有一个小小的、用线缝补过的破洞。

她将帽子托在掌心,凝视着火焰,低语道:“也许,曾经有个贪玩的孩子,跑丢了这顶帽子。

他的娘亲,也许再也没有找到他……”

话音未落,火光中,人群里一名一直沉默着的老妇人突然双膝一软,猛地跪倒在地,出了撕心裂肺的痛哭声:“那是我儿子……那是我的松儿的帽子啊!

他五十年前……就在镇外的林子里走失了……”

那压抑了半个世纪的悲恸,如同被解冻的冰河,瞬间决堤。

自那夜起,镇民们开始自地从家里找出那些承载着记忆的旧物,一件件地送到广场上来。

火堆彻夜不灭,每一件旧物被投入火焰时,都会有一个或悲伤、或遗憾、或温暖的故事被一同讲述出来。

小女孩静静地坐在一旁

岳山途经一处山间村落时,正看到一个少年在崖边练拳。

那少年的招式很是奇特,名为“断绳式·独行步”

,一招一式之间充满了决绝的割裂感,却又在收势时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迟滞与渴望,仿佛一根被斩断的绳子,断口处依然在痛苦地牵连。

岳山一眼便看出,这套拳法并非出自名门,而是少年以“父亲离家远行”

这一锥心之意,硬生生从自己骨血里刨出来的。

他没有上前指点,只是在不远处的青石上静静观看了三日。

第四日清晨,少年收势而立,汗水顺着他刚毅的脸颊滑落。

他似乎早已察觉到岳山的存在,没有回头,只是低声问道,声音里充满了迷茫:“我恨他一声不响地离开,可我……我还想他……前辈,我这招,算对吗?”

岳山沉默了许久,久到晨雾都开始消散。

他忽然站起身,以他那副已然有些老迈的身躯,笨拙地演练了一式。

那一式毫无章法,只是一个踉跄着跌倒,又挣扎着爬起来的动作,姿态狼狈,几欲真的摔倒在地。

少年愕然地看着他。

岳山喘了口气,缓缓说道:“我师父传我百般武艺,却从没教过我这一招——因为这世上,没人敢教人如何去面对彻彻底底的失败。

你的招,有情有恨,有血有肉,比我这身空架子,强。”

少年怔怔地看着他,眼泪毫无预兆地滚落下来。

他猛地转身,对着岳山深深一躬,然后回到崖边,将那套“断绳式”

尽数拆解,一招一式地重新编排。

新的拳法不再那么凌厉决绝,而是多了一份坚韧的等待。

他给它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等他回来步”

岳山抬头远望着天边的朝阳,心中一片澄明。

他知道,真正的武道,终于不再是执着于追求无暇的完美,而是开始懂得如何去容纳生命中那些无法回避的矛盾与缺憾。

玄音最终还是回到了共忆墙的旧址。

那面曾承载了无数英灵记忆的墙壁早已崩塌,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