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衣服挂歪了反倒像活着(1 / 2)

陈听风路过春末的集市,脚步蓦地一顿。

几个半大的孩子正追逐嬉闹,他们身上穿着的运动服款式五花八门,唯一的共同点是左边袖子都磨得起了毛,有些地方甚至露出了线头。

这情景让他眼熟,那正是林尘穿了多年的旧衣模样。

“陈先生,看什么呢?”

旁边裁缝摊的王大婶笑着招呼,手里的针线不停,“最近净接这种活儿,好好的衣服,非让我在袖子上磨几下,领口再用茶水染得黄一点。

都说是跟林尘学的,这孩子,都走了还这么大本事。”

陈听风没有笑,心头反而猛地一震。

他看着那些孩子们脸上毫无杂质的模仿和崇拜,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这不是崇拜,这是一种更深沉的渴望。

他们不是想成为英雄,而是想成为林尘那样一个真实的存在——一个靠自己双手,一砖一瓦扛起生活,磨破衣衫却依然挺直腰杆的人。

这种风气很快引起了岳山的担忧。

作为守约人中负责纪律和秩序的一员,他觉得这种自的模仿正在走向失控。

“必须制止,”

岳山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严肃地提出,“人心可用,但不能乱用。

我提议,由我们统一制作一批‘守约制服’,样式可以参考林尘的旧衣,但要统一、规整。

这样既能凝聚人心,也能确立秩序,免得风气走偏,变成一场荒唐的闹剧。”

话音刚落,一直埋头调试仪器的赵无归就抬起了头,当场反对:“我不同意。

林尘的衣服从来不是什么制服,那是他一天天干活干出来的样子。

每一处磨损,每一块汗渍,都是他和这个世界碰撞留下的痕迹。

你把它做成统一的制服,就等于抽走了它的魂。”

他站起身,将一组数据投射到墙上:“这是我过去三个月,通过微型感应器收集的数据。

在自模仿的十二户家庭里,他们晾晒的类似衣物中,磨损位置和林尘原版完全一致的只有六件。

剩下六件,磨损的位置各不相同。

张三家是右肩,因为他习惯用右肩扛东西;李四家是手肘,因为他修农具时总撑着地。

这些痕迹,是他们各自生活的证明。

你所谓的统一,是在抹杀这些证明。”

赵无归的话让岳山哑口无言。

会议陷入僵局,白九娘轻轻叹了口气,站了出来。

“既然大家都在学他,那就让这件事,有个更温暖的说法吧。”

她提议组织一场“衣祭”

仪式很简单,就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

白九娘邀请所有制作了仿制旧衣的村民,把衣服带来,亲手挂在槐树的枝丫上。

那天,老槐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却同样破旧的运动服,像开出了一树奇特的花。

白九娘走到一棵枝丫下,轻轻抚摸着一件补丁叠补丁的运动服,对身边的陈听风说:“这件是村东头张寡妇做的。

她男人几年前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腿断了,人也颓了。

可她男人受伤前,最喜欢看林尘教村里人练拳的录像。

你看这件衣服,补丁打得歪歪扭扭,线头还露在外面,一看就是生手做的。

可你再看看张寡妇的眼睛,她挂上这件衣服的时候,眼里像重新有了光,有了盼头。”

陈听风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张寡妇正拉着她男人的手,指着那件衣服,说着什么。

那个曾经一蹶不振的男人,虽然还坐着轮椅,但腰杆却不自觉地挺直了些。

夜里,狂风骤起。

乌云压顶,豆大的雨点说来就来。

槐树上挂着的衣物被吹得东倒西歪,几件不牢靠的直接被卷走,摔进了泥地里。

几个年轻的守约弟子见状,立刻就要冲出去抢收。

“别动。”

陈听风却出声制止了他们。

众人不解地看着他。

“都坐下。”

陈听风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沉稳。

他率先在廊檐下坐定,从怀里取出一盏防风的油灯点燃,昏黄的光晕在风雨中摇曳,却始终没有熄灭。

“还记得《七步谣》吗?一起唱。”

弟子们虽然疑惑,但还是跟着他,围着油灯坐下,低声哼唱起那林尘教给他们的歌谣。

歌声很轻,混在风雨声中几乎听不见,却像一根无形的线,将所有人的心串联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