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刀放下了才算拿稳(2 / 3)

,越了十年来的任何一次战斗。

陈听风猛地睁开眼,眼中满是震撼。

第二天清晨,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将自己的现公之于众。

“承声杖告诉我,”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这把刀,它从未真正为杀戮而响。

它最强大的力量,不是斩断敌人,而是照亮回家的路。”

最终表决的日子到了。

天空阴沉,乌云密布,仿佛也为这个艰难的决定而压抑。

全村老少都聚集在祠堂前的石碑下,气氛凝重。

石碑上,朱雀刀的封匣静静地躺着。

岳山走到碑前,在万众瞩目下,亲手解开了缠绕在封匣上的绳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打开匣子,朱雀刀暗红色的刀身流淌着沉静的光,仿佛一头蛰伏的猛兽。

然而,岳山没有将它交付给一旁的熔炉,而是双手捧着,转身递向了人群中的少年。

“这是林尘的刀,也该由你来做决定。”

岳山的声音沉稳而郑重,“你若不愿,我们可以再等。

等到你认为时机成熟的那一天。”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少年身上。

少年默默地走上前,接过了那把沉重的刀。

他凝视着刀身,上面还残留着林尘的血迹,也映照出自己稚嫩而坚毅的脸庞。

良久,他没有说话,只是突然转过身,一步步走向祠堂旁的田埂。

那里的土地刚刚被翻松,散着湿润的气息。

少年在田埂边站定,然后缓缓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朱雀刀平放在新翻的泥土之上。

他没有让刀锋刺入土地,只是让它静静地躺着。

随后,他退后一步,对着平放在土地上的刀,双手合十,深深地鞠了一躬。

“让它歇歇吧,”

少年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寂静的广场,“地该种了。”

话音落下的刹那,不可思议的一幕生了。

脚下的大地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那把朱雀刀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温柔地接纳,自行下沉了半寸,与黝黑的泥土紧密贴合。

与此同时,陈听风手中的承声杖,九枚铃芯在没有风的情况下,竟开始缓缓旋转,出一阵轻微的嗡鸣。

一段陌生的音频从杖身传出,那是一个温和而有力的中年男人的声音,所有人都认得,那是林尘父亲生前的录音。

“练武之人,修行的最高境界,不是打赢多少人,而是用你的力量,让别人不用再打架。”

七日后,村里的铁匠铺彻夜灯火通明。

第一批由朱雀刀熔铸而成的犁头正式投入使用。

这些犁头通体暗红,坚硬无比,破开坚实的土地毫不费力。

每一个犁头上,都刻着一行简单的铭文:“断刃重生,耕心为田。”

当晚,月色如水。

一个满脸风霜的男人途经此地。

他曾是参与过黑渊行动的老兵,这些年一直隐姓埋名。

他看到远处的田野间,灯火点点,一个壮实的农夫正哼着本地的《七步谣》,驱赶着老牛在月下犁地。

那犁头划出的沟壑,笔直得就像是教科书般的拳线,充满了力量与韵律的美感。

老兵怔怔地看着这一幕,看着那片被新犁翻开的、充满希望的土地,眼眶渐渐湿润。

他走到田边,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他从怀里摸索了许久,掏出一枚被摩挲得光滑的敌方徽章,那是他隐藏了多年的过去。

他用力在田边刨了个坑,将那枚徽章深深地埋了进去。

有些胜利,的确不需要战场来证明。

村子彻底沉浸在耕种的喜悦与安宁之中。

深夜,万籁俱寂,只有偶尔的几声犬吠。

陈听风像往常一样,在密室中检查承声杖。

杖身的九枚铜铃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杖内流淌着村民们睡梦中平稳安详的愿力,像一条温暖的溪流。

他正准备离开,忽然感觉到了什么。

那股平稳的愿力溪流中,似乎极其突兀地出现了一个微不可察的断点,就像琴弦被极快地拨动后又瞬间静止。

那感觉稍纵即逝,快到让他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他再次凝神细听,承声杖又恢复了往常的沉静,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未曾生。

陈听风皱了皱眉,或许是自己这几天太过劳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