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百草堂之胡椒(4 / 7)

这话正说到王宁心坎里。他取过戥子,称了三钱新胡椒,又从库房里拿出孙玉国换剩下的伪品,并排放在白瓷盘里。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真胡椒泛着温润的光泽,伪品却像蒙了层灰。

“钱大哥,还得麻烦你做个证。”王宁把盘子推到钱多多面前,“孙玉国用这些假货冒充胡椒,害了不少村民。”

钱多多凑近一看,顿时变了脸色,抓起伪品往地上一摔:“这破烂玩意儿也敢叫胡椒?是用陈米壳拌了炭末做的!前几年南洋那边出过一批,吃了不仅无效,还会堵着肠胃——王老弟,你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正说着,林婉儿从后堂出来,手里的“药验录”又添了新页。她指着其中一行给王宁看:“今早李大爷喝了新胡椒汤,反而说口干舌燥,牙龈还肿了。”

王宁心头一紧。李大爷是村里有名的“火性子”,常年便秘,眼窝总带着红血丝,正是阴虚火旺的体质。他昨儿只顾着对付孙玉国,倒忘了叮嘱这事。“走,去看看李大爷。”他抓起药箱,往里面塞了些麦冬、玉竹,都是滋阴的药材。

李大爷家在村东头,土坯墙头上爬满了牵牛花。刚进门就听见老汉在院里哼哼,见王宁进来,他捂着腮帮子直咧嘴:“王掌柜,你这胡椒太霸道了!喝下去烧心似的,夜里都睡不着。”

王宁伸手按按他的脉,脉象浮数,果然是虚火上浮。他让李大爷张开嘴,舌尖红得像点了朱砂。“大爷,您本就体热,胡椒性烈,哪能多喝?”他打开药箱,取出麦冬,“我给您开个滋阴的方子,先把火气降下去。”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吵嚷声。只见孙玉国被两个村民架着,头发乱糟糟的,黑绸马褂撕了道口子,嘴里还骂骂咧咧:“你们凭什么抓我?不就是换了点药吗?”

“换了点药?”钱多多不知何时跟了来,手里举着那袋伪胡椒,“孙玉国,你知道这假货是谁卖给你的吗?是南边来的骗子!去年在泉州,就有人吃这东西吃坏了肚子,官府正通缉呢!”

孙玉国脸一下子白了,挣扎着要辩解,却被刘二狗的哭喊声打断。原来郑钦文见势不妙,卷了济世堂的银子跑了,还把所有罪责都推到了刘二狗身上。刘二狗被村民堵住,正跪在地上磕头:“是孙玉国逼我的!他说只要搞垮百草堂,就让我当二掌柜……”

王宁看着眼前这场闹剧,忽然想起爹生前说的话:“药材如人,有品性。用对了是良药,用错了是毒物,存心用假的,那就是祸根。”他转头对张阳药师道:“张老,不如咱们办个药材识辨会吧?让乡亲们都学学怎么看真药假货。”

张阳抚着长须点头:“好主意。就从这胡椒开始,让大伙儿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温中散寒’,什么是害人的东西。”

识辨会定在三日后的晒谷场。王宁特意让钱多多带来胡椒藤的标本——深褐色的藤蔓上还挂着几个未成熟的青果,叶片厚实,叶脉像张开的手指。他站在石碾子上,举起标本给村民看:“这就是胡椒藤,得长在湿热的地方,要五年才能结果。那些随便长在路边的野藤子,结出的果子哪有这辛烈劲儿?”

钱多多在一旁帮腔,拿起真胡椒往瓷碗里一碾,碎末里冒出油星:“大伙儿看清楚,真胡椒碾碎了是这样,有油光,闻着呛人。假货呢——”他抓起一把伪品一碾,扬起阵灰,“就这,跟土坷垃没两样!”

村民们看得啧啧称奇,有个老婆婆还掏出帕子包了几粒真胡椒:“怪不得王掌柜的药管用,原来这胡椒还有这么多门道。”

王宁又讲起胡椒的禁忌,特意指着李大爷:“像李大爷这样容易上火的,就不能多吃胡椒。咱们用药得看体质,就像种庄稼得看水土,不能乱来。”

李大爷红着脸站起来,手里捧着个陶碗:“王掌柜,你给的滋阴药真管用,我这牙不疼了。这是老婆子蒸的窝头,你尝尝。”

晒谷场上的笑声飘得很远,连躲在树后的孙玉国都听见了。他看着百草堂的人被村民围着问东问西,手里的伪胡椒袋子不知何时掉在了地上,被几只鸡啄来啄去。

傍晚收摊时,王雪数着今天卖出的胡椒,忽然道:“哥,你看孙玉国的济世堂,好像在搬东西呢。”

王宁抬头望去,只见济世堂的门板卸了两块,几个伙计正往外抬药柜,孙玉国背着手站在门口,身影被夕阳拉得老长。他收回目光,看见张娜正把新收的胡椒装进锡罐,锡罐上的缠枝纹在灯下闪闪发亮。

“随他去吧。”王宁拿起戥子,秤杆轻轻一挑,三钱胡椒稳稳落在纸上,“咱们守好这药铺,守好这些药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