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百草堂之益智仁(3 / 9)

着横肉,手里拿着根木棍,看到他们过来,立刻上前拦住了去路。

“王掌柜,这是采了什么好药材啊?”刘二的目光落在药篓里的益智仁上,嘴角勾起一抹贪婪的笑,“孙掌柜说了,这后山的药材是济世堂先看上的,你凭什么采走?”

王宁皱起眉:“后山的药材是大自然的馈赠,谁都能采,凭什么说是你们济世堂的?”

“我说它是就是!”刘二说着,伸手就要去抢药篓,“今天这药材你要么留下,要么就别想走!”

林婉儿立刻上前一步,挡住刘二的手,眼神冷得像冰:“你再动一下试试。”

刘二被她的气势吓到,往后退了一步,又很快反应过来,朝着身后的两个壮汉使了个眼色:“给我上!把药篓抢过来!”

两个壮汉立刻朝着林婉儿冲过去,林婉儿侧身躲开,伸出脚绊倒了其中一个,又一拳打在另一个的胸口,那壮汉疼得闷哼一声,倒在地上。刘二见势不妙,转身想跑,却被林婉儿一把抓住衣领,按在地上动弹不得。

“滚。”林婉儿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刘二吓得浑身发抖,连忙点头:“我滚,我马上滚!”

林婉儿松开手,刘二连滚带爬地跑了,那两个壮汉也赶紧跟了上去,很快就没了踪影。

王雪看着他们逃跑的背影,忍不住笑了起来:“林婉儿姐姐,你好厉害啊!”

林婉儿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没说话。

王宁看着地上散落的几株益智仁,心疼地捡起来,拍了拍上面的泥土:“还好没摔坏多少,咱们赶紧回去吧,别让铺里的人等急了。”

三人加快脚步,朝着百草堂的方向走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药篓里的益智仁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随着他们的脚步轻轻晃动,像是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希望。

夕阳把百草堂的木窗染成暖红色时,王宁终于带着满篓的益智仁回到了药铺。刚推开木门,就见张娜正站在柜台后给患者抓药,指尖在药戥上轻轻滑动,把当归、白术分毫不差地称进纸包,嘴里还轻声叮嘱着煎药的火候:“这药得用砂锅煎,水开后转小火慢熬半个时辰,千万别用铁锅,会影响药效。”

看到王宁进来,张娜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迎上去,伸手接过沉甸甸的药篓,指尖触到篓底的益智仁,还带着山间的潮气:“可算回来了,李大娘和张老汉都来问了好几遍,郑先生还在里间躺着呢,刚才又吐了一次。”

王宁点点头,快步走进里间。郑钦文躺在竹榻上,脸色比早上更黄了,嘴唇泛着青白色,听到动静,勉强睁开眼朝王宁笑了笑:“王兄,辛苦你了……”话还没说完,就忍不住咳嗽起来,捂着肚子蜷缩起身子,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你先别说话,好好躺着。”王宁连忙上前,伸手按在郑钦文的胃脘处,能摸到他腹部的肌肉紧绷着,是寒邪凝滞的征兆。他转身对跟进来的王雪说:“雪儿,把药篓里的益智仁倒出来,挑出那些红透的,先晒半个时辰,等水汽散了再炮制。”

王雪应了声,抱着药篓走到后院。后院的晒药场上铺着竹篾编的晒席,她小心地把益智仁倒在席子上,摊成薄薄一层,又拿起小耙子轻轻翻动,让每一颗果实都能晒到太阳。夕阳的光落在她的发梢,把那缕总是垂在额前的碎发染成金色,她时不时蹲下身,挑出混在里面的枯叶和小石子,动作仔细得像在分拣珍宝。

前堂里,张阳已经把炮制益智仁的工具摆在了案上:一个乌黑的铁锅,一把长柄的竹铲,还有一个装着盐的陶罐。见王宁走出来,他拿起一颗益智仁递过去:“掌柜的,你看这果实的成色,红透的多,颗粒也饱满,比上次钱老板送的货还好。”

王宁接过益智仁,放在手心轻轻揉搓,果皮簌簌地落下细小的绒毛。他把果实凑到鼻尖闻了闻,一股辛辣中带着清香的气味扑面而来,满意地点点头:“后山的向阳坡光照足,土壤也肥沃,长出的益智仁药性足。不过要让药效更好,还得用盐炮制——盐入肾经,能引药归经,让益智仁暖肾的功效更突出。”

说着,王宁点燃了灶膛里的柴火,把铁锅架在火上。等锅壁微微发烫时,他从陶罐里舀出一勺盐,倒进锅里,用竹铲慢慢翻炒。盐粒在锅里发出“噼啪”的轻响,渐渐融化成透明的盐液,裹在锅壁上形成薄薄一层。

“炮制益智仁,火候最关键。”王宁一边翻炒,一边对站在旁边学习的王雪说,“火太旺会把果实炒焦,药性就散了;火太弱又炒不透,盐渗不进去。得用中火,炒到果皮微微发皱,颜色变成深褐色,才能把益智仁倒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