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百草堂之栀子(5 / 6)

那时他就觉得,这个姑娘身上藏着故事,却没想到她竟如此熟悉山林。

正当三人采得兴起时,忽然传来“啊”的一声——王雪脚下一滑,从坡上滚了下去,手里的竹篮也翻了,栀子撒了一地。王宁和林婉儿急忙跑过去,只见王雪坐在地上,脚踝肿得老高,脸色苍白。“雪妹,怎么样?”王宁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托起她的脚踝,眉头皱了起来,“怕是扭到筋了。”

林婉儿也蹲下来,手指在王雪的脚踝处轻轻按了按:“没伤到骨头,只是软组织挫伤。”她说着,从药袋里掏出几个新鲜栀子,放在石头上捣烂,又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瓶,倒出些白酒淋在上面,调成糊状。“栀子能消肿止痛,用这个敷上,很快就能好。”她将药糊敷在王雪的脚踝上,用布条仔细缠好,“你先在这里歇着,我们采够了就带你下山。”

王雪点点头,靠在树上,看着哥哥和林婉儿忙碌的身影。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落在他们身上,也落在满地的栀子上,暖融融的。她忽然觉得,就算遇到了野猪,就算扭伤了脚,也没什么可怕的——只要身边有亲人,有伙伴,再难的路也能走过去。

夕阳西下时,三个竹篮都装满了栀子。王宁背起王雪,林婉儿提着竹篮,慢慢往山下走。山风吹过,带来栀子的清香,也吹散了一天的疲惫。王雪趴在哥哥背上,看着远处渐渐亮起灯火的栀子渡,忽然开口:“哥,等我们回去,一定要让孙玉国知道,他就算断了我们的药源,也打不倒百草堂。”

王宁笑了笑,脚步更稳了:“会的。等我们把这些栀子带回药堂,治好村民的病,孙玉国的阴谋就不攻自破了。”林婉儿也笑了,薄纱后的眼睛弯成了月牙:“而且,我们还有这么多栀子,足够用了。”

三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只留下满坡的栀子,在晚风里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晨光刚漫过栀子渡的河岸,百草堂的药锅就冒起了白烟。王宁站在灶台前,正将炮制好的栀子倒入锅中,橙黄的药片遇热舒展,一股清苦的药香瞬间弥漫开来。张娜在一旁帮忙添柴,火光映着她的脸,眼底满是笑意——自昨日他们从青峰山带回栀子,药堂的门就没停过,染病的村民排着队来抓药,连空气中的恐慌都淡了许多。

“哥,李阿婆来抓第二剂药了,说她的黄疸消了不少。”王雪坐在柜台后,脚踝上还缠着布条,却依旧手脚麻利地包药。她双丫髻上的栀子花苞换了朵新的,是今早刚摘的,嫩黄的花瓣透着生气。正说着,郑钦文提着个布包走进来,里面装着刚誊写好的药方:“王药师,我把治湿热黄疸的方子抄了几十份,贴在渡口的墙上,村民们照着抓药也方便。”

王宁刚要道谢,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孙玉国穿着件绸缎长袍,被几个村民围着,脸色铁青。刘二跟在后面,缩着脖子,不敢抬头。“王宁!你给我出来!”孙玉国扯着嗓子喊,“你用假药糊弄村民,还敢让郑钦文散布谣言,我要报官抓你!”

王宁放下药勺,缓步走出门。他手里拿着个刚炮制好的栀子,走到孙玉国面前:“孙掌柜,我用的是不是假药,你心里清楚。”他转向村民,声音清亮,“各位乡亲,前几日孙玉国派人截胡了周边所有的栀子,就是想断我药源,逼我交出百草堂。若不是我和雪妹、婉儿冒险去青峰山采得野生栀子,怕是大家的病还得拖下去!”

“你胡说!”孙玉国急得跳脚,“谁截胡你的栀子了?你有证据吗?”话音刚落,钱多多提着个账本从人群外走进来,将账本往孙玉国面前一递:“孙掌柜,这是你派人去邻县买栀子的账本,上面还有你的签字,你还想抵赖?”他又拿出几张纸,“这是药农们的证词,他们都能证明,是你出双倍价钱,强买了所有的栀子。”

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指责孙玉国。刘二见势不妙,偷偷往后退,想趁机溜走,却被林婉儿拦住。她不知何时取下了脸上的薄纱,露出一张清秀却带着疤痕的脸——那疤痕从眼角延伸到下颌,虽不狰狞,却格外显眼。“刘二,你还记得我吗?”林婉儿的声音冷得像冰,“三年前,你和孙玉国在青峰山,抢了我父亲采的栀子,还把他推下悬崖,害他丢了性命!”

孙玉国和刘二脸色骤变。“你……你是老林的女儿?”刘二吓得腿都软了,“当年我们只是想抢栀子,没想推他……”话没说完,就被孙玉国打断:“你胡说什么!”可他的辩解早已没人相信,村民们愤怒地围上来,要将他们扭送官府。

王宁拦住众人,轻声说:“孙掌柜,念在你我都是药行人,我不逼你。但你必须把截胡的栀子全部拿出来,分给村民们,再把济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