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百草堂之板栗(5 / 5)

“婉儿,在想什么?”王宁走过去,递给他一碗刚温好的板栗粥。

林婉儿接过粥,指尖触到温热的瓷碗,轻声道:“想起我师父了。以前他带我来这青石镇附近采药,也见过一片野生板栗林,他说板栗虽普通,却是秋冬里的‘救命果’,能养胃,能强筋,就像医者的心,看着平凡,却能暖人。”她低头喝了口粥,眼里闪过一丝怀念,“这次找到板栗林,也算是圆了师父的念想。”

王宁这才知道,林婉儿寻板栗林,不仅是为了百草堂,更是为了缅怀师父。他心里一动,忽然想起什么,转身走进后堂,片刻后拿着一本泛黄的旧书出来:“婉儿,这是我前些年偶然得到的《山居药录》,里面记载了不少山野药材的用法,其中就有板栗壳治烫伤、板栗叶煮水治咳嗽的方子,或许对你有用。”

林婉儿接过书,指尖拂过封面的字迹,眼眶微微发红:“多谢你,这比什么都珍贵。”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钱多多骑着马走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个布包:“王堂主,听说你今日帮百姓解了围,我特意来送些东西。”他翻身下马,将布包递给王宁,“这里面是些晒干的板栗仁,还有我从南方带来的陈皮,和板栗一起煮,健脾效果更好。”

王宁打开布包,一股淡淡的栗香和陈皮香扑面而来。他笑着说:“钱老板,你已经赊给我们不少板栗了,怎么还送这么多?”

“我这也是为了青石镇的百姓。”钱多多摆了摆手,眼里带着些感慨,“以前我总想着赚钱,直到去年我母亲生病,是你用板栗粥帮她调理好了脾胃,我才明白,做药材生意,良心比银子重要。”

王宁心里一暖,忽然有了个主意:“钱老板,婉儿,不如咱们明日在百草堂外搭个灶台,用剩下的板栗和药材,煮些板栗粥和草药茶,免费分给百姓,就当是感谢大家这些日子的信任。”

“好主意!”林婉儿和钱多多异口同声地应道。

第二日一早,百草堂外就搭起了灶台,柴火噼啪作响,板栗粥的香气飘满了整条街。百姓们闻讯赶来,排着队领取粥和茶,脸上满是笑容。张阳忙着给大家分粥,王雪则拿着郑钦文写的食疗方,一一讲解用法;林婉儿和钱多多帮着添柴、煮茶,忙得不亦乐乎。

赵大爷端着粥,走到王宁面前,笑着说:“王堂主,这粥比我家里煮的还香!我孙儿今早吃了两碗,还说下午要过来帮你添柴呢。”

王宁笑着点头,忽然看到人群里有个熟悉的身影——竟是孙玉国的手下刘二。刘二手里拿着个粗瓷碗,站在队伍末尾,眼神有些躲闪。

王雪也看到了他,刚要开口,却被王宁拉住。王宁走上前,给刘二盛了碗粥:“刘二,尝尝这粥,暖和。”

刘二愣了一下,接过粥,声音有些沙哑:“王堂主,我……我以前帮孙掌柜做了不少错事,你还肯给我粥喝?”

“过去的事就过去了。”王宁拍了拍他的肩膀,“往后若是愿意,就来百草堂帮忙,学点医术,总比跟着孙玉国骗人好。”

刘二眼眶一红,用力点头:“我愿意!我一定好好学!”

夕阳西下时,灶台边的板栗粥已经分完了。王宁看着百姓们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的张娜、林婉儿、钱多多等人,心里满是感慨。林婉儿走到他身边,指着远处的山林说:“你看,那片板栗林在夕阳下,多像一片金色的海。”

王宁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夕阳的余晖洒在山林上,板栗树的枝叶泛着金光,像是在诉说着温暖的故事。

“是啊,”王宁笑着说,“这板栗,不仅治好了百姓的病,还让咱们这些原本不相干的人,成了一家人。”

后来,每到板栗成熟的季节,青石镇的百姓都会主动给百草堂送些板栗;钱多多也常来镇上,带来各地的药材,和王宁一起研究药方;刘二在百草堂学了三年,成了个不错的药师,还娶了镇上的姑娘,安了家;林婉儿则带着《山居药录》,继续在山野间采药,偶尔回青石镇,总会给百草堂带些珍稀的草药。

百草堂的灯火,一年又一年地亮在青石镇的街头,温暖着每一个秋冬。而那小小的板栗,就像一颗种子,在百姓心里种下了信任,也在医者心里,种下了守护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