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百草堂之青葙子(2 / 5)

下身,目光坚定地看着李大爷:“李叔,您放心。青葙子清肝泻火、明目退翳,历代医典均有记载。您服药后肝火已减,只要继续用药,定能痊愈。”说着,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神农本草经》,翻到青葙子的条目,逐字念给李大爷听,“‘青葙子,主邪气,皮肤中热,风瘙身痒,杀三虫。坚筋骨,去寒热,可作膏……’您看,这可是流传千年的古方。”

张阳也在一旁补充道:“李叔,您还记得吗?昨天您看东西是不是比之前清楚些了?这就是药效。”他走到窗边,将青葙子举到李大爷眼前,“您看这药材,黑亮饱满,是难得的上品。我们采药时,特意选的向阳山坡,那里的青葙子药效最佳。”

然而,谣言的力量远比想象中强大。不多时,药铺里来了几个村民,说是要退药。为首的汉子把药包重重摔在柜台上,粗声粗气地说:“王大夫,不是我们不信您,可这传言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我们不敢拿自个儿的命冒险。”

王宁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各位乡亲,我理解大家的担心。这样吧,李大爷的病情每日都有记录,大家可以随时来看。若三日内不见好转,我百草堂甘愿关张!”

这时,一直沉默的张娜从内室走了出来。她身着淡青色长裙,发髻上别着一支玉簪,温婉中透着一股坚毅。她端起一碗刚煎好的青葙子药汤,走到众人面前:“这药我先喝。若有问题,我愿承担一切后果。”说罢,便将汤药一饮而尽。

众人见状,纷纷露出惊讶之色。那汉子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张大夫这是何苦......”

“为的是让大家安心。”张娜擦了擦嘴角,“中医药传承千年,靠的就是医者的良心。我们绝不会拿病人的性命开玩笑。”

与此同时,济世堂内,孙玉国正慢条斯理地品着茶。刘二狗急匆匆跑进来,脸上带着谄媚的笑:“掌柜的,那些谣言起作用了,百草堂这会儿冷清得很!”

孙玉国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还不够。”他转动着手指上的翡翠扳指,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去告诉钱多多,让他再添把火。就说百草堂用的青葙子是假的,用多了会伤肝。”

刘二狗连连点头,正要离开,却被孙玉国叫住:“等等。派人盯着百草堂,若有机会......”他凑近刘二狗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刘二狗听完,脸上露出惊恐之色,但还是咬了咬牙,应了下来。

夜幕降临,百草堂内依然灯火通明。王宁、张阳和张娜围坐在桌前,商量着对策。“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王宁揉了揉眉心,“我们得主动出击。”

张阳突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我在采药时,遇到过一位老药农,他对青葙子的药用价值非常了解。或许可以请他来作证。”

张娜点头道:“这是个办法。不过,我们也得加快李大爷的治疗,用事实说话。”她望向药柜,目光落在青葙子上,“我打算调整药方,加大青葙子的用量,再辅以其他药材,增强疗效。”

正说着,林婉儿匆匆赶来。她身上还带着夜色的凉意,神色有些凝重:“我刚刚听到消息,济世堂在暗中勾结钱多多,准备对青葙子动手。”

众人对视一眼,眼中皆是警惕。王宁握紧拳头:“看来,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守护中医药的正道,治好李大爷的病!”

此时,李大爷在隔壁房间辗转反侧。他望着窗外的月光,想起王宁等人的话,心中暗暗下了决心:“再信他们一次!若真的治不好,我再走也不迟。”他摸了摸枕边的药碗,仿佛能感受到碗壁残留的温度,那是医者仁心的温度。而在镇子的另一头,阴谋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一场关于药材、医术与人心的较量,即将迎来新的波澜。

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砸在百草堂的青瓦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王宁站在窗前,望着被雨水冲刷的街道,眉头紧锁。自谣言传开后,药铺的生意一落千丈,连往日里熟悉的面孔都鲜少出现。

“哥,张阳哥带着老药农来了!”王雪的声音从堂内传来。王宁转身,只见张阳披着蓑衣,领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进来。老人脚蹬草鞋,蓑衣下摆还滴着水,布满皱纹的脸上却透着一股矍铄之气,腰间别着的铜烟杆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这位是陈老,在山里采了一辈子药。”张阳擦了把脸上的汗水,“陈老,这就是百草堂的王大夫。”

陈老摘下斗笠,浑浊的眼睛里透着精明:“王大夫,听说有人说青葙子是害人的野草?”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几颗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