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发白,使劲往回拽绳子。
王宁悬在半空中,晃了几下才稳住身形,他低头对林婉儿喊道:“别拽,我自己慢慢下来!” 他松开一只手,解开手腕上的绳子,抓着岩石上的藤蔓,一点点滑到地面,落地时没站稳,踉跄着后退了几步,撞在松树上。
“你怎么样?” 林婉儿跑过来,看见他的手背被岩石划破了,渗出血珠,连忙从药篓里拿出块干净的布条,要给他包扎。
“小伤,不碍事。” 王宁摆摆手,目光落在药篓里的果实上,刚才割下的枝条上挂着六个罗汉果,个个饱满,深绿色的表皮上沾着些雪粒,绒毛上还挂着冰碴,看着格外精神。“这些够铺子里用几天了。” 他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雪。
林婉儿却坚持给他包扎好伤口,又从药篓里拿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烤红薯:“我娘早上烤的,你暖暖身子。”红薯还带着温度,王宁接过来,咬了一口,甜香混着热气涌进喉咙,刚才攀爬时冻僵的身子渐渐暖和起来。
两人坐在松树下的石头上,分享着烤红薯,看着远处的山峦被白雪覆盖,只有零星的松柏露出点绿色。林婉儿忽然指着山下说:“你看,济生堂的方向冒烟了,像是在熬药。”
王宁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镇子边缘升起一缕黑烟,比百草堂的烟柱粗得多。“怕是孙玉国在用猛药,”他叹了口气,“西洋药虽快,却治不了根,还伤元气。”
“我前几天去给李婆婆送药,听见济生堂的刘二狗在跟人吹嘘,说他们的药‘一剂断根’,”林婉儿皱着眉,“可李婆婆的孙子吃了,咳是止住了,却开始拉肚子,小脸都拉黄了。”
王宁沉默了片刻,把最后一块红薯塞进嘴里:“咱们回去吧,早点把药弄好,让乡亲们少受点罪。”他背起药篓,里面的罗汉果沉甸甸的,压得肩膀有些沉,心里却很踏实。
两人往山下走时,雪渐渐小了。林婉儿忽然想起什么,从斗篷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递给王宁:“这是我爹留下的方子,用罗汉果配杏仁、红枣煮水,专治肺燥久咳,还能中和凉性,你看看有用没。”
王宁接过来,布包上绣着朵罗汉果花,针脚细密。打开一看,里面是张泛黄的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几味药,字迹苍劲有力,旁边还画着幅小小的罗汉果藤图。“你爹也是懂药的?”他问道,从没听林婉儿提起过家人。
林婉儿点点头,眼神暗了暗:“他以前是走方郎中,十年前在广西采罗汉果时,遇上山洪……”她顿了顿,很快又扬起脸,“他总说,罗汉果是‘仁心果’,用它的人,得有颗仁心才行。”
王宁心里一动,想起自己虎口的疤痕,也是在广西留下的。他把方子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怀里:“你爹说得对,我会好好用这方子的。”
回到镇上时,日头已经偏西。远远就看见百草堂门口围着一群人,吵吵嚷嚷的。王宁心里一紧,加快脚步走过去,拨开人群一看,只见赵大娘捂着肚子蹲在地上,脸色发白,王雪正急得团团转,张娜则在给她揉着后背。
“怎么了这是?”王宁放下药篓,蹲下身问道。
“王掌柜,你可回来了!”王雪眼圈红红的,“赵大娘说喝了咱们的罗汉果茶,先是肚子痛,然后就上吐下泻……”
赵大娘疼得说不出话,只是摆着手,好不容易挤出几个字:“不怪……不怪药铺……是我自己……”
人群里有人开始议论:“我就说这罗汉果是凉性的,老年人哪受得了!”“济生堂的人说得对,还是西药靠谱!”刘二狗不知什么时候混在人群里,阴阳怪气道:“哟,这不是‘神仙果’吗?怎么把人喝倒了?我看是‘害人果’吧!”
王宁没理他,握住赵大娘的手腕,指腹搭在脉上——脉象沉细,带着寒气,不像是药性过凉引起的,倒像是误食了不洁之物。他又闻了闻赵大娘手里的药碗,除了罗汉果的甜味,还带着股淡淡的霉味。
“赵大娘,这茶是今天煮的吗?”他问道。
赵大娘点点头,又摇摇头,好不容易喘匀气:“是……是昨天剩的……想着扔了可惜,就热了热喝了……”
“糊涂!”王宁又气又急,“我不是跟你说过,隔夜的茶不能喝吗?性凉的药放久了,会生寒毒!”他转向张娜,“快取点生姜和红枣,煮碗热汤给赵大娘喝,驱驱寒。”
张娜应声跑进药铺。王宁站起身,对围观的人说:“各位乡亲,罗汉果虽好,却有讲究。体质虚寒的人要配生姜,隔夜的药汤不能喝,过量了还会伤脾胃。是我没说清楚,让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