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百草堂之枸橼(5 / 5)

来时,郑钦文正攥着衣角,满心愧疚地站在李阿婆院里。陈大叔一听那熟悉的蛮横腔调,当即放下米糕:“定是这混小子又在造谣!走,咱们去看看!”

几人赶到镇口时,只见刘二狗正拦着几个要去百草堂抓药的村民,手里举着个皱巴巴的纸包,唾沫横飞地喊:“你们别去上当!王宁那枸橼是假药!我昨儿在他药铺后巷看见,他把烂果子切碎了往药里掺!”

村民们被他说得犹豫不决,有人已经转身要走。就在这时,郑钦文突然冲了上去,一把夺过刘二狗手里的纸包:“你胡说!这根本不是百草堂的枸橼!”他撕开纸包,里面的果子碎片又黑又烂,连半点枸橼的清香都没有,“百草堂的枸橼是钱老板从福建运来的,新鲜透亮,香气足,你这是故意拿烂果子栽赃!”

刘二狗被戳穿,脸色瞬间涨成猪肝色:“你、你少胡说!我亲眼看见的!”

“你看见什么了?”钱多多的声音突然从人群后传来。他刚从外地收完药材回来,马车上还堆着几个装枸橼的木箱。他走到刘二狗面前,打开一个木箱,新鲜的枸橼在阳光下泛着柠檬黄的光泽,清香气瞬间散开,“我给百草堂供了五年枸橼,每次都是亲自去福建产区挑的果子,哪来的烂果子?你要是再敢造谣,我就去官府告你污蔑!”

刘二狗被钱多多的气势吓住,往后缩了缩,却还嘴硬:“是孙老板让我这么说的……”话一出口,他才意识到自己说了实话,顿时捂住嘴,脸色煞白。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原来是孙玉国在背后搞鬼!”“难怪之前说枸橼不能治病,都是骗人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看向济世堂的方向,眼神里满是愤怒。

就在这时,孙玉国提着长袍,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他刚在药铺里听见外面的动静,知道事情败露,想过来圆场,却正好撞见村民们愤怒的目光。“大家别听刘二狗胡说,这都是他自己的主意,跟我没关系!”

“孙老板,你还想狡辩?”郑钦文上前一步,声音虽轻却很坚定,“前几天你让我装病去百草堂抓药,还让我挑王大夫的错处,这些你都忘了?还有你说的,要是枸橼有用,就进一批卖高价,这些话我都记着呢!”

孙玉国被说得哑口无言,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淌。这时,王宁和林婉儿、张阳也赶了过来。张阳手里拿着一本翻旧的《本草纲目》,走到人群中间:“各位乡亲,我是王宁的老友张阳,也是个药师。《本草纲目》里明明白白写着,枸橼‘疏肝理气、和中化痰’,是治痰湿肝郁的良药。前几日我在医馆交流会上也说过,只要对症,寻常药材也能治大病,哪来的真假之分?”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我也得提醒大家,枸橼性温,阴虚火旺、常口干舌燥的人确实慎用,这是用药的讲究,不是药材的问题。王宁用药向来谨慎,绝不会拿村民的健康当儿戏。”

村民们这才彻底明白,原来是孙玉国为了卖高价药材,故意造谣。有人气愤地说:“以后再也不去济世堂抓药了!”“还是百草堂实在,王药师是真心为我们好!”

孙玉国看着眼前的情景,知道自己彻底完了,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他看着王宁,声音带着哭腔:“王药师,我错了,我不该造谣,不该贪财……你能不能帮我跟大家求求情?”

王宁走上前,扶起他:“孙老板,行医经商,最重要的是良心。你要是真心悔改,以后踏踏实实地卖好药,乡亲们或许还会原谅你。”

孙玉国重重地点头,羞愧地低下了头。

后来,孙玉国遣散了刘二狗,把济世堂里的高价药材降价处理,又亲自去福建进了一批优质枸橼,学着百草堂的样子,给村民们熬制枸橼汤。虽然一开始还有人不信任,但久而久之,大家见他确实改了,也渐渐接纳了他。

青溪镇的日子又恢复了平和。每到春日,百草堂门口总会摆着一锅熬好的枸橼汤,免费分给过往的村民。王雪跟着父亲学习认药、抓药,发髻上的枸橼香囊换了新的,浅青色的布衫上依旧沾着淡淡的药香。钱多多每次送枸橼来,都会跟王宁在药铺里喝上一杯枸橼茶,聊聊各地的药材行情。林婉儿偶尔还会来青溪镇,有时帮王宁坐诊,有时和他一起去山上采药。

那天傍晚,王宁坐在药铺门口,看着夕阳洒在青石板路上,远处传来村民们的笑声。他拿起一片晒干的枸橼,放在鼻尖闻了闻,清冽的香气萦绕在鼻尖。这寻常的枸橼,不仅解了村民的痰湿烦忧,也让青溪镇多了一份温暖的药香,这份香气,会一直飘在青溪镇上,飘在乡亲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