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停着数十只形态各异的飞行异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只通体雪白的巨鸟。它高约三丈,羽翼展开如垂天之云,喙似玉簪,眸若朗星,正是丹宗特意为王志准备的飞行异兽——白凤。
“王道友,这白凤是我丹宗精心驯养的异兽,速度快且平稳,日行万里不在话下。”徐年指着白凤介绍道,“它从小由丹宗弟子饲养,温驯得很,您尽管放心乘坐。”
王志走近白凤,能感觉到它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药香——显然常年被丹药滋养。白凤低头看了看王志,眼中没有丝毫敌意,反而亲昵地用脖颈蹭了蹭他的手臂。
“倒是通人性。”王志微微一笑,翻身跃上白凤的脊背。白凤的背上铺着柔软的锦垫,坐上去竟比飞舟还要稳当。
徐年也跃上旁边一只稍小的青鸾,笑道:“王道友,我们出发吧。南域路途遥远,约莫半月才能抵达。”
白凤发出一声清越的啼鸣,双翼一振,带着王志冲天而起。青鸾紧随其后,两道身影划破长空,朝着南域的方向疾驰而去。
高空之上,罡风猎猎。王志坐在白凤背上,望着下方不断倒退的山川河流,思绪如潮。
空间大道初成,识海小阵与丹宗古阵建立了联系,虽暂时无法大规模传送,却让他有了进退的底气。但南域之行的谜团,仍像一团迷雾,缠绕在他心头。
钟山……为何会从记忆中承载千年历史的金陵圣山,变成南域边陲的普通山岳?那些暗合四方神兽的地名——玄武湖、朱雀山、九龙山……难道真的随着万年前的大战消失了?还是像古传送阵一样,被空间折叠的力量隐匿起来了?
他想起敖顶天说过的话,活过万年的大能可折叠山脉、封锁空间。若钟山真被大能隐匿,其下必然藏着惊天秘密,或许与道祖传承有关,甚至与自己手中的铜钱、残缺的《山海经》都有联系。
还有许叶子。
当年中域大战匆匆一别,她留给自己的印象仍是那个清冷坚韧的女子。可丹玄说她已是明月阁的“月瑶圣女”,这身份的转变太过突然。明月阁作为南域古老势力,与道祖传承渊源极深,她成为圣女,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她的伤势恢复得如何?是否知道钟山的秘密?
思绪流转,又落到了家人身上。
“爸妈在水龙秘境……还好吗?”王志心中泛起一丝牵挂。当年他离开水龙秘境时,父母正随谢伯修行,有谢伯照拂,按理说应无大碍。可越是深入了解灵域的秘密,他越觉得谢伯身份不简单。
“谢伯……难道真是道祖弟子?”王志捏了捏腰间的铜钱,这枚看似普通的铜钱,能在中域大战中抵挡噬星族的攻击,绝非凡物。若谢伯是道祖弟子,那他将铜钱交给自己,恐怕不仅仅是“机缘”那么简单。
还有那个神秘的“归墟”。识海中的岛屿日益稳固,归墟之力不仅能滋养神识,还能辅助他领悟空间大道,这与道祖传承又有何关联?
无数线索如同散落的珠子,隐约指向一个核心,却始终无法串联成线。
“或许,答案就在钟山。”王志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无论是南京的记忆,还是灵域的谜团,似乎都与那座边陲山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白凤飞行平稳,速度极快。下方的景致渐渐变化,从中域的灵秀山川,逐渐过渡到南域的雄浑地貌。山脉愈发巍峨,灵气愈发狂暴,偶尔能看到低空掠过的强大异兽,以及隐匿在云雾中的古老宗门。
“王道友,前面就是南域与中域的界碑了。”徐年的声音从旁传来,他指着前方一座高耸入云的石碑,石碑上刻着“南域”二字,字体苍劲,隐约有灵力流转。
王志望去,只见界碑周围盘踞着数股强大的气息,显然是丹宗安排的守卫。见白凤和青鸾飞来,守卫们并未阻拦,只是远远行了一礼——丹宗的信物,在南域边境畅通无阻。
穿过界碑,天地灵气骤然变得狂暴起来,风中夹杂着淡淡的瘴气,显然已进入南域腹地。
“南域地域辽阔,各族杂居,不像中域那般秩序井然。”徐年凑近解释道,“尤其是北疆与南荒交界的地方,盗匪横行,连丹宗的商队都得结伴而行。王道友要去的钟山,恰好就在那片混乱地带。”
王志点头:“我知道,丹玄宗主给的地图上标注过。”
“宗主已传讯北疆分部,让他们提前准备,等我们到了,会派熟悉钟山地形的弟子随行。”徐年补充道,“对了,明月阁的许仙子也传讯说,她会在北疆的望月城等您。”
“望月城?”
“是明月阁在北疆的据点,离钟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