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军工厂的难处(1 / 2)

吴志清对赵全军比较有信心。

他个人也想承接汽车零配件的制造任务。

于是便越过杨硕,对赵全军承诺说道:“赵全军同志,我们大顺希望能够跟稻壳汽车合作。”

“我虽然明年在大顺市的任期就要到了,可我一定会保证双方的利益不会因为地方主官的更换而受损!”

“等到了明年,我会向组织举荐崔光复同志接任大顺市书记一职!”

“请你务必要把这些事情交给我们去做!”

崔光复是大顺市二把手,要是吴志清不连任大顺市一把手的职务,崔光复很有可能接替吴志清。

这种局面对赵全军来说当然是最好的。

现在赵全军只是需要一些国营厂转型来成为稻壳汽车的配件厂。

其实这不是一个很大的任务。

大顺市内部想要消化掉这些生产零配件的任务,难度不大。

但赵全军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

“吴书记,我还是想把各种零配件的规格交给国家,然后让东北三省各个国营厂竞争一下。”

“哪一年国营厂生产出来的零配件质量最好,再让他们转型。”

“这样对大家都好,你说是不是?”

赵全军明摆着不想为大顺市这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

吴志清也理解赵全军为什么会这么做。

“吴书记等下您去找一下牟厂长,让他把零配件的资料拿一份给你。”

“咱们毕竟是熟人,多的不说,心里这份情谊地久天长。”

“你们先拿到资料,就比别人多一些研究的时间。”

赵全军才让吴志清心灰意冷了,这又给吴志清打开了一扇窗。

吴志清能先拿到资料,就能先把这任务分配下去。

“感谢,感谢,我这就去找牟厂长!”

吴志清急得很,他赶着去找牟中化了。

会议室里只剩下赵全军和杨硕,杨硕觉得赵全军的想法不错,奈何风险很大,但也不是不可一试。

“赵全军同志,你是要我跟领导传话?”

杨硕还以为赵全军把这一切都告诉他,是为了让他给四九城方面传递消息。

可赵全军根本没这个意思。

“我在四九城的时候,已经见过领导了,东三省正在整理能够转型的国企名单,不日就会送到我手里来。”

赵全军所说的领导是谁,其实杨硕是知道的。

就赵全军的这个想法如果要落在实处,肯定要通过一个人的批准。

这个人就是吕方。

吕方负责的就是全国的国营工厂转型的工作。

赵全军的提议能帮吕方一个小忙,如果赵全军的计划成功,最起码能够解决好十几个国营工厂的盈利问题。

“赵董事长上面有人,是我自恋了,那这件事情我就当不知道。”

杨硕听赵全军说到吕方,心里颇不是滋味。

在这个时候,赵全军表示他在四九城有人帮忙,也是在给国资委压力。

牟中化为了和鹏城代表团谈判。

午饭过后便组织起了一个谈判队伍。

牟中化的任务是基于出让给鹏城市两个点股份的底线上,多给合资厂争取利益。

这个事情,赵全军全程都没插手。

赵全军忙着跟黑省上上下下的那些熟人打电话,争取多让一些国营厂参与到竞争中来。

说句不好听的。

东北三省大部分国营厂的管理层和工人现在就是躺在功劳簿上睡觉。

他们默认接受厂子一直亏损的状况,反正只要不少他们的工资,他们就每天混日子呗。

还有些轧钢厂,偷偷摸摸的收受贿赂,把生产富余的螺纹钢卖给一些没拿到计划的单位或者省市。

这钱最后都流入到个人的腰包里去了。

赵全军设计的这次国营厂竞争上岗的计划,在他看来,就是一条鲶鱼。

可以把东北这潭水给搅浑!

让水里的鱼不能再偷懒下去了。

南方靠开放展,东北只能靠改革!

当赵全军把电话打到程书豪那里时,程书豪也表示会帮赵全军的忙,不过赵全军听程书豪的语气,貌似程书豪又遇到了难处。

“老哥,你们厂子现在经营状况还好吧?”

一年多以前,赵全军帮了程书豪,让程书豪所在的军工厂缓解了一波压力。

可现在大环境不好,貌似军工厂又出问题了。

“上面给的订单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