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三国友好歌会(12)(2 / 2)

低频震颤从胸腔深处漫出,厚重得像裹着风沙的古漠长风。

不似传统呼麦的极致喉音,却有类似的“大地根系”般的沉劲。

紧接着,声线陡然向上拔起。

在厚重底色上钻出一道清亮的锐音,像鹰隼突然划破云层的啸鸣。

这道高音不飘不薄,反而带着金属般的冷光,与下方的低频形成奇妙的“声景叠层”。

观众们瞬间被这样特别的声音所吸引,试图寻找声源。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随着镜头上移,大家终于找到了答案。

主舞台的高台上,原斐单手执麦,吟唱声由低沉越发转为明亮。

当唱到最高处时,他突然抬起右手缓缓打开。

镜头丝滑地跟着他手掌划过的轨迹,如飞鸟般掠过整个舞台,来到舞台另一端。

较矮一层的高台上,柏栩南在原斐吟唱的尾音中精准接上:

“看这山 万壑千岩

连一川又一川”

(《山河图》by:凤凰传奇)

柏栩南边唱边跟随节奏晃动身体。

吐字清晰带着爆破力。

与此同时,舞台后方三十米宽的弧形巨屏上,画面卡点切换。

歌名“山河图”三个字在屏幕中心停留许久后,

无人机航拍的壮丽山河依次呈现。

雪域高原的巍峨冰川、江南水乡的烟雨朦胧、黄土高坡的沟壑纵横……每一帧都精准踩在节奏点上,与歌词完美同步。

【哇……】

【我该看屏幕还是看Galaxias啊?我们国家也太漂亮了吧?】

【突然想起臣哥开场唱的《黄种人》,这是怎样的联动?】

【你们没发现吗?今晚的三个组合,演出的曲目居然都是国风类的诶。】

【发现了发现了!】

【因为都是贺遇臣写的啊……】

【额呵……说的好有道理。】

【好家伙,这也太爱国了点吧?】

【臣哥给我种:把中华的浩瀚渊博打包,一晚上塞你们一脑门——这种即视感。】

【笑哭!你别说,我还真有这样的感觉。】

【是怎样的天才,居然能把中华文化和现代流行融合在一起,创作出这么多这么容易被年轻人接受的作品?这可比课本内容好接受多了。】

【嘘嘘!!别吵!我眼睛一下子看风景一下子看歌词还要看他们好累的!根本没空分给弹幕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