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文学系、编导,都可以,到时候没准我还要听你指挥。学设计也行,到时候我就能穿你设计的衣服。或者建筑系、室内设计?美术?我一向很佩服画画很好的人。你们给我们画的二创我都有看,很喜欢。”
弹幕上大部分的发言风向变了。
被贺遇臣点到的专业自是喜不自胜,没被点到的委屈打着自己“无用”的专业。
贺遇臣扫到,就会补充着“画大饼”,细细描摹以后自己会和这个专业拥有怎样的“合作”与未来。
直把粉丝们钓得心头发痒,满屏都是雀跃的憧憬,恨不能现在就翻开课本狠狠学他个三天三夜。
还没上大学的小朋友,充满了斗志,在评论区许下自己宏愿。
【臣哥等我!三年后电影学院见!】
【我要考传媒大学编导系!以后给你拍纪录片!】
【臣哥我一定一定!一定给你写一个最适合你的剧本!】
贺遇臣看得认真,等弹幕稍稍平复些,才开口,声音里带着郑重:“这些话,我都记着。就当成我们之间的约定。记得永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
一场对其他艺人而言或许足以焦头烂额的公关危机,被贺遇臣一场看似随性的小直播轻轻消弭。
看到最后,你甚至恍惚间反应不过来,这场风波是何时悄然平息的?
从始至终,他没说一句重话,却让所有人心照不宣。
公众得了歉意,院方获了尊重,粉丝意识到错误却收到了约定,方方面面,都给得妥帖又体面。
在“贺遇臣粉丝围堵医院”的即将发酵升温之际,被#贺遇臣 道歉# #贺遇臣和粉丝的约定# #永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正确见到偶像的方式 顶峰相见#等相关词条强势占据。
点进词条,满眼都是真诚的反思、温暖的约定与正向的呼吁。
反倒成了一场关于“理智追星”与“共同成长”的正向讨论,硬生生将一场潜在风波,转变成了教科书式的温情范例。
关了直播,贺遇臣按了按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