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粉丝们的了解,没有意外的话,贺遇臣在发完一条微博后,通常短时间内不会再更新动态。
但今天,距离上条“道歉信”微博不过两天时间的8月1日一早。
贺遇臣突然转发了一条@央台军事 庆祝建军98周年的微博。
“嘴一个臣哥!臣哥早上好!建军节快乐!”
“果然是军事迷嘻嘻!”
“臣哥臣哥!为什么你连左手写字也这么好看!”
“臣哥居然是左撇子……完全完全看不出来,平时不是一直用的右手吗……”
“可能被卿姐纠正过?”
“感觉卿姐不太会限制臣哥这些诶。不管怎样真的好厉害,本右利手字写得像狗爬,人家两只手都能写得这么好看,慕了慕了。”
“医院的道歉信到底要贴多久啊……”
“贴到所有人都长记性为止!”
“真是服了,看以后谁还敢。”
“好了好了,臣哥都不怪他们了,就不要内讧了。大家谨记这次教训,以后理智追星!”
粉丝们在网上活跃的同时,电影《建军大业》的开机发布会在京市隆重举行。
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艺术处处长、华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八一电影制片厂等相关重要领导莅临现场。
阵仗十足,足见各方对这部影片的重视。
现场的记者席座无虚席,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号的主流媒体、行业媒体都派来了资深记者,摄像机与录音笔密密麻麻对准台前,气氛庄重又热烈。
影片总策划及艺术总监张子新、监制编剧武义建,导演由两人共同担任。
十几位主演首次集体亮相,一眼望去,竟多是新鲜的年轻面孔。
导演大胆启用全新面孔的举措,让到场的记者们颇感意外,手中的相机快门声顿时密集起来。
这般魄力,在主旋律影片中实属少见,无疑成了现场最引人注目的焦点。
其中最受瞩目的,便是贺遇臣与原斐两人。
其他演员虽说年轻,好歹主职是演员,大多都是科班出身,有一定作品在身上。
只有贺遇臣、原斐……
贺遇臣如今只有一部《琅琊》,连配角都算不上的客串角色,原斐更是一部影视作品都无。
这选角,瞬间让记者们摩拳擦掌,盯准了两人。
这会儿,他们甚至还不知道两人饰演的角色。
早上8点01分,发布会准时开始。
开场致辞、项目信息等环节过后,主创们登场自我介绍。
贺遇臣与原斐两个身形挺拔的高个儿,往人群里一站,便自带焦点,格外打眼。
流程顺畅推进,台下的媒体记者们按捺着性子等了许久,终于盼到了互动环节。
这群人可没心思寒暄客套。
新闻拼的就是时效,比的是谁能先挖到最新最猛的料。
于是,第一位被点到的记者当即起身,目光直直射向导演张子新,开口便问:
“请问张导,这次为什么会选择启用这么多年轻面孔?尤其贺老师目前只有一部客串作品,原老师更是毫无影视经验,这部影片作为主旋律重点项目,题材特殊、意义重大,选择两位非科班且作品寥寥的艺人担纲主演,是否考虑过风险?会不会担心他们的表现撑不起角色,最终影响影片质量?”
话音刚落,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台上。
记者的问题直戳要害,毫不避讳地将“新人”“无经验”“风险”“影响质量”等尖锐词汇摆在台面上。
显然是冲着两人资历不足的短板来的,连客套的铺垫都省了,直奔最敏感的选角争议。
张子新、武义建师兄弟俩谦让了一番,武义建举起话筒解释道:
“首先,电影里的领袖们都非常非常年轻,他们才二十多岁就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今天,在台上的所有演员,跟他们所饰演的角色,在当年那时候的年纪,事实上相差无几。
启用年轻的面孔,固然是吸引更多年轻人观看这部影片的一点考量,但更重要的是,看到这些年轻面孔,大家才能更直观的感受到,当年的先驱们,正是以这样年轻的肩膀,扛起了民族救亡的重担。以这样炽热的灵魂,点燃了照亮未来的星火。
我们需要让观众看到,那些写入历史的伟大名字,也曾是鲜活的‘年轻人’,和今天的他们一样,有热血,有担当,有改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