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攻克洛阳霸占中原(2 / 3)

p>燕军投石车不断抛出巨石,砸在城墙上,砖石崩裂,尘土飞扬。

沈劲指挥守城士兵,声嘶力竭,鼓舞士气。

士兵们有的中箭倒地,有的被燕军砍杀,却依然坚守每一寸城墙。

战斗愈激烈,燕军攻势如潮。

慕容垂为破城,决定亲自与沈劲单挑。

战场上,慕容垂身披战甲,英姿飒爽,手持长刀,胯下战马嘶鸣,气势汹汹。

沈劲则一身戎装,威风凛凛,紧握长枪,目光坚定决绝,毫无退缩之意。

沈劲施展沈家二十四路连环刀法,刀光如雪,气势如虹。

每一刀都刚猛正气,似凝天地浩然之力,长劈之势威猛惊人,卷起阵阵劲风。

慕容垂初始不敢轻视,小心应对,全神贯注招架沈劲凌厉攻势。

沈劲刀法刚猛非凡,刀刀致命,一时竟逼得慕容垂只有防守之力,难以还手。

其长枪如蛟龙出海,招式变幻莫测,慕容垂被这威猛刀法压制得连连后退,额头汗珠滚落。

慕容垂毕竟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敏锐察觉沈劲动作迟缓,刀法威力减弱。

于是,他抓住时机,猛力反击。

两人又激战数十回合,沈劲终因力竭,动作现破绽。

慕容垂瞅准时机,猛刺一枪,沈劲躲闪不及,被慕容垂长枪击中,长枪挑飞其手中武器。

慕容垂顺势一挥长刀,将沈劲擒拿。

公元365年三月,燕军终破洛阳。

沈劲虽被俘,却昂挺胸,毫无惧色。

燕军主帅慕容恪见其英勇,心生惜才之意,欲饶其不死。

慕容垂说道:“沈劲,如今这乱世,各方纷争不断,若你能归降我大燕,凭你的才华英勇,必能成就伟业,造福百姓,何必执着于东晋?”

沈劲怒目圆睁,大喝:“尔等胡虏侵我中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与你们胡虏势不两立!

保家卫国乃我使命,家国大义,断不可丢!”

慕容垂继续劝道:“如今东晋朝廷腐败,内斗不止,百姓苦不堪言。

我大燕立志建公平安定之国,若你加入,一同为苍生谋福,岂不比在此做无谓抵抗好?”

沈劲冷哼:“我身为汉人,守土有责,岂可为私背叛祖宗,投靠胡虏!”

慕舆虔也劝道:“沈将军,如今前燕兵强马壮,上下一心,正是顺天时之举。

你若归降,定能共享盛世荣华。”

沈劲大声驳斥:“你们胡虏犯我大汉疆土,此仇不共戴天!

我沈劲宁死不降,誓与洛阳共存亡!”

慕舆虔又道:“沈将军,你瞧如今局势,你已无力回天,何必如此固执,白白送命?”

沈劲怒喝:“我沈劲生是汉人,死为汉鬼,胡汉不两立,我绝不向你们低头!”

慕容恪在旁默默听着,神色复杂。

然而,慕舆虔进言:“沈劲此人忠勇刚烈,必不为燕国效力,留之恐生后患。”

慕容恪沉思片刻,无奈下令将其处死。

临刑之际,沈劲奋力挣脱束缚,挺直脊梁,仰天悲呼:“我们的北伐又败了,我们的洛阳又失了!”

那声音凄厉绝望,似杜鹃啼血,满含悲愤不甘。

他双目圆睁,眼中似火燃烧:“想我沈劲,一心卫国,奈何天不遂人愿!”

泪水混着血水从脸颊滑落:“只恨不能以死殉城,只恨不能保我河山!”

其每一字皆如重锤,砸在众人心间。

他的呼喊在残破洛阳城中久久回荡,令人动容,却无法改这残酷结局。

东晋朝廷因沈劲英勇就义,追赠其为东阳太守,以彰其忠勇。

远在东晋朝堂,得知洛阳再陷,群臣悲愤交加。

他们深知,收复旧都乃众人心愿,今希望破灭,痛苦无奈如巨石压心。

有老臣捶胸顿足,涕泗横流:“洛阳啊洛阳,吾等何时能重回你怀抱!”

有的大臣面色惨白,呆立当场,喃喃自语:“此生难道再无机会目睹旧都繁华?”

更有武将怒冲冠,拔剑砍向石柱,怒吼:“恨不能亲赴战场,与敌拼杀,收复失地!”

那些心怀故土之人,有的望北默默流泪,有的夜不能寐,长吁短叹。

一位诗人挥笔写下:“洛阳梦碎泪沾襟,故土难归痛我心。

北伐功亏千古恨,残垣断壁诉悲音。”

诗中每字,皆含对失洛阳的深深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

这些东晋文人名士,虽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