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学府,广纳学子,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为大秦所用。
学府课程应兼顾理论与实践,除经史子集外,开设天文、地理、算术、医术等实用学科。
定期举办才学比试,选拔佼佼者为官,激励学子们奋向上。
只有人才辈出,大秦才能长盛不衰。”
苻坚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朕铭刻于心,必依卿言,谨慎行事。”
苻坚凑近王猛,声音带着几分哽咽:“王卿,你这一走,朕如失臂膀,往后诸多难题,该如何是好?”
王猛挣扎着坐起身来,紧紧拉住苻坚的衣袖,眼中满是忧虑和恳切:“陛下,臣恳请您,在统一北方之后,至少等待十年再考虑灭东晋啊。
东晋虽偏安一隅,但他们是华夏正统,上下安和、人心思定,亲近仁义、与邻为善,这是治国珍宝,不可轻易图之。
如今我大秦刚刚统一北方,根基未稳,内部还有诸多隐患亟待解决。
姚苌、吕光等人野心勃勃,慕容垂根基深厚,他们都犹如隐藏在暗处的蛟龙,随时可能兴风作浪。
若此时贸然南下伐晋,一旦大军出征,国内空虚,这些人趁机叛乱,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再者,东晋之地,荆棘密布。
桓氏与司马氏争权虽白热化,但他们在面对外敌时,很可能会暂时放下恩怨,联合起来对抗我大秦。
而且长江天险固若金汤,我大秦水军尚未强大,若仓促出征,难以突破长江防线,只会徒增伤亡,耗费国力。
陛下应先集中精力整顿内政,巩固北方的统治,消除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同时大力展水军,广寻水战良将,招募善水士卒,日夜操练兵船,研习江战之法。
待十年之后,我大秦国力更盛,国内稳定,水军强大,东晋内部争权疲惫、民心浮动之时,再挥师南下,方可一举成功啊。”
苻坚听后,陷入了沉思,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最终还是微微点头:“王卿所言,朕会慎重考虑。”
王猛见苻坚有所动容,心中稍安,又叮嘱道:“陛下,统一天下,艰难险阻,步步为营。
切不可因一时之冲动而坏了大秦的百年基业啊。
望陛下以百姓为本,施仁政、兴文教,如此方能成就千古伟业。”
王猛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抬起手,苻坚赶忙双手紧握,王猛微弱却庄重叮嘱:“陛下,统一天下,艰难险阻,步步为营。
望陛下以百姓为本,施仁政、兴文教。
臣虽未亲眼见大秦四海归一,但魂佑大秦……”
言罢,手无力滑落,溘然长逝。
仿若巨星陨落,大秦顿失光辉。
苻坚如遭雷击,扑在王猛身上,放声恸哭。
哭声穿破府邸,回荡长安上空,闻者落泪。
刹那间,天地变色,狂风悲号,似同悲这位大秦柱石的离去。
苻坚强忍着悲痛,为这位亦师亦友的肱股之臣安排了一场极为隆重的葬礼。
长安城中,百姓自地涌上街头,皆身着素服,面色哀戚,送别这位给他们带来安定生活的丞相。
送葬的队伍蜿蜒数里,纸钱飘飞,哭声阵阵,仿佛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无尽的哀伤之中。
慕容垂站在队伍之中,望着王猛的棺椁,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王猛临终前的托付,目光落在身旁的王镇恶身上,暗暗誓定要将这孩子培养成才。
王镇恶虽年幼,却也知晓祖父离世,小脸满是哀伤,紧握着小拳头,似是在向祖父承诺会努力奋进。
林浩则在葬礼后,时常进宫陪伴苻坚,一同商讨朝政大事。
他深知苻坚此刻内心的迷茫与无助,凭借着自己对王猛策略的了解,尽力为苻坚答疑解惑,填补王猛离去后的空白。
在军事上,苻融按照王猛的遗计,加派人手紧盯代国部落领。
那些探子伪装成商贩、游民,深入代国各地,源源不断地将情报送回。
一旦现部落领间有异动,苻融便立刻调兵遣将,在边境陈兵示威,让代国内部的矛盾愈激烈。
同时,苻坚也广撒网罗,寻觅水战良将。
在沿海郡县张榜招募,引得无数豪杰响应。
各地能工巧匠也齐聚一堂,开始按照新式图纸锻造坚船,船坞中整日锤声不断,烟火缭绕。
从古至今,岁月流转,朝代更迭,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的名人志士。
然而,后世之人大多仅仅铭记着那些于沙场上奋勇杀敌、开疆辟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