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长安再起风云(3 / 5)

,思乡之情日盛,士气逐渐低落。

新征服的地区,民心不稳,虽表面上臣服,暗地里却时有叛乱生,地方官府忙于镇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朝廷之中,苻坚重用外族将领,引得氐族旧臣心生不满,政令推行时常受阻。

各部族之间矛盾丛生,争权夺利之事屡见不鲜。

财政上,为维持庞大的军队开支和奢靡的宫廷生活,赋税日益繁重,百姓苦不堪言,许多农户被迫弃田逃亡,土地荒芜,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再看苻坚寄予厚望的那些外族将领,拓跋垂手握重兵,坐镇一方,麾下将士多为其旧部,对他忠心耿耿,唯他马是瞻。

他虽表面对苻坚恭敬有加,言辞间尽是感恩,但在军事部署上,却隐隐有保存实力、培植个人势力之嫌。

某次与敌军交战,明明有绝佳战机可一举破敌,他却按兵不动,事后以各种理由推脱,苻坚虽未深究,却也让有识之士心生疑虑。

姚苌更是如此,他在军中广纳亲信,凭借自身威望和谋略,将一大批能征善战之士招揽麾下。

其军队训练有素,作战勇猛,在大秦军队中独的树一帜。

平日里,姚苌与朝中一些外族谋士往来密切,时常密谈至深夜,所谋之事,无人知晓。

苻坚每次召见他,他总能巧言令色,应对自如,让苻坚对他的忠诚深信不疑。

苻洛深知这些隐患,心中愈笃定反叛的决心。

他望着长安巍峨的城墙,心中既忐忑又兴奋。

这座他曾宣誓效忠的都城,即将成为他反叛的战场,而他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氐族,为了大秦更“光明”

的未来。

然而,苻洛并不满足于仅仅在军事和物资上做准备,他还深谙舆论的力量。

为了进一步给苻坚施压,苻洛开始在朝堂之上精心布局。

他暗中收买了一些趋炎附势的小官,让他们在朝堂议事时,不动声色地对外族将军进行诋毁。

这些小官深谙朝堂权谋之道,言辞间看似不经意,实则暗藏玄机。

他们常以战事中的细微失误为由头,夸大其词,将矛头指向慕容垂、姚苌、张天锡等人。

一日朝会,谈及边疆防务,一位被苻洛收买的御史率先难:“启禀陛下,臣听闻近日慕容将军镇守之地,虽未起大乱,却时有小股敌军骚扰百姓,慕容将军却迟迟未能清剿,莫不是有所懈怠?臣恐长此以往,边疆不稳啊。”

苻坚微微皱眉,目光投向慕容垂,慕容垂心中一惊,忙出列跪地解释:“陛下,臣绝非懈怠,实乃敌军狡诈,采用游击之术,臣正欲寻机一网打尽,还望陛下明察。”

苻坚虽未言语,但眼中已有一丝疑虑。

与此同时,苻洛还买通了宫中数位氐族妃子。

这些妃子平日里仗着苻坚宠爱,在后宫中颇有地位。

她们趁着苻坚在寝宫休憩之时,或哀怨哭诉,或娇嗔进言,诉说着外族将军的种种不是。

有一晚,苻坚批阅奏章至深夜,身心俱疲,一位宠妃轻抚他的额头,轻声说道:“陛下,臣妾近日听闻宫外人言,那姚苌将军在军中广纳亲信,威望日盛,将士们对他比对陛下还忠心呢,这可如何是好?”

苻坚心头一震,嘴上虽安抚着妃子,心中却已泛起波澜。

久而久之,苻坚对外族将军的信任开始出现裂痕。

慕容垂心思敏锐,很快便察觉到这股暗流涌动的危机。

他深知,若任由苻洛的势力这般展下去,不光慕容世家性命堪忧,就连投降而来的几十万鲜卑子弟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紧急之下,慕容垂迅派人将远在草原的慕容轩和林浩招来长安。

慕容轩一路快马加鞭,心中满是忧虑,抵达长安后,未及歇息,便直奔慕容垂府邸。

林浩也同样心急如焚,日夜兼程赶来相聚。

慕容垂府邸内,气氛凝重。

慕容垂面色沉重地开口:“如今苻洛在朝堂兴风作浪,陛下对我们外族将军已渐生不满,形势危急万分。

若不采取措施,我等皆无活路。”

慕容轩一拳砸在桌上,怒喝道:“苻洛这奸贼,实在可恶!

我们岂能坐以待毙?”

林浩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道:“慕容将军,如今局势错综复杂,苻洛背后是氐族宗亲势力,他妄图挑起苻坚对外族的猜忌,以巩固氐族独尊之位。

我们若要破局,必须联合各方受威胁之力。”

这时,一直在旁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