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符洛与刘库仁暗中结盟(3 / 4)

他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其他人的反应,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在这场权力更迭中获取最大的利益,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

吕光皱了皱眉,沉声道:“虽说如此,但苻坚如今兵强马壮,南征万一侥幸取胜,我等又当如何?不可不提啊。”

他双手抱胸,身上的甲胄在微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显露出久经沙场的沉稳与谨慎。

作为一员征战多年的战将,他深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张天锡微微摇头,轻声叹息:“吕将军所言不无道理,可依我对东晋的了解,其亦有拼死一搏之力。

此战无论胜负,大秦将元气大伤。

我等需早做打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目光深邃,回想起往昔在前凉的岁月,深知局势变幻莫测,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在这乱世之中,唯有未雨绸缪,才能保住自身。

慕容垂见众人各有顾虑,轻笑一声:“诸位不必过虑,我已在多方面布局。

燕国旧地,有我旧部枕戈待旦,随时可响应复国;在幽州,冉操已率人牵制苻洛,使其无暇他顾;代国那边,慕容文也会紧盯刘库仁,不让他有可乘之机。

当下,我们只需静待苻坚南征溃败,便可依计行事。”

他言语间充满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苻坚兵败、自己复国成功的那一幕,那将是他梦寐以求的高光时刻,多年的隐忍与谋划都将得到回报。

众人听了慕容垂的谋划,心中暗自权衡利弊。

姚苌眼珠一转,率先表态:“慕容兄高瞻远瞩,我愿追随左右,共图大业。

只是这战后地盘划分,还需明细,以免日后生乱。”

他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着如何在这场权力更迭中获取最大的利益,扩充自己的西路军,同时又要避免被慕容垂一家独大,沦为陪衬。

吕光和张天锡对视一眼,也微微点头:“既如此,我等也愿一同谋划。

但望慕容兄到时莫忘今日之言,公平分配。”

他们深知此刻形势微妙,唯有抱团,才有更大的胜算,可又担心慕容垂独大,将来自己沦为陪衬。

毕竟,在这乱世之中,利益至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慕容垂见众人应下,心中满意,朗声道:“诸位放心,我慕容垂向来说一不二。

待大业功成,这关中之地、河西走廊、燕赵旧土,大致可这般划分:我慕容氏复国后,根基在燕赵旧地,此地当为我后燕根基所在,我将着重经营,恢复往日繁华;吕光将军久在河西,熟悉当地民情,河西走廊便由吕光将军掌控,凭将军之能,必能将其打造为西北要地;姚苌兄智谋过人,关中地区,地势险要,人口众多,可为姚苅兄展根基,成就大业;张天锡兄在前凉经营多年,陇右一带,风土人情皆熟,陇右之地就归张天锡兄,也好让兄台有施展拳脚之地。

如此分配,既依各位所长,又契合当下局势,诸位意下如何?”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简易地图,在地上摊开,手指着上面标记的区域,一一说明分配方案。

众人围拢过来,目光聚焦在地图上,或沉思,或点头,气氛一时凝重而又充满期待。

就在他们密议之时,山谷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仿佛有人踩断了枯枝。

慕容垂眼神一凛,低声喝道:“有情况!”

众人瞬间警觉,手按兵器,摆出防御之势。

只见一名黑衣探子匆匆奔入,单膝跪地,向慕容垂禀报:“主公,苻坚似有所察觉,已加派密探在长安城内四处巡查,我等行动需更加谨慎。”

那探子气息微喘,显然是一路疾行而来。

慕容垂脸色微变,随即镇定下来:“知道了,你退下吧。”

待探子离去,他转向众人,沉声道:“看来苻坚也非全然昏聩,我等行事切不可掉以轻心。

从即日起,减少会面,以密信联络,按计划行事。”

众人纷纷应诺,各自怀揣心思,悄然散去。

此后,长安城内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苻坚忙于南征筹备,未察觉慕容垂等人的小动作;苻洛在幽州加紧训练新兵,与刘库仁频繁传信,巩固盟约;刘库仁在代国则表面恭顺,暗地扩充势力,应对慕容文的监视;慕容垂一边继续谋划复国,一边与盟友周旋,等待最佳时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各方势力在这乱世的旋涡中或狡黠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