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帝都长安易主(1 / 5)

朝堂上的纷争如永无休止的噩梦,让苻坚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回到后宫,他如迷失方向、身心俱疲的旅人,脚步踉跄地径直走向酒窖,费力地抱出几坛美酒,摇摇晃晃地回到寝宫,便迫不及待地一杯接一杯往嘴里猛灌,试图借这辛辣刺鼻的美酒,浇灭心中如熊熊烈火般燃烧的无尽愁绪,忘却朝堂上那些令人心烦意乱、痛苦不堪的烦心事。

酒意渐渐上头,苻坚的意识开始模糊,不知不觉间陷入了梦乡。

在梦中,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些与清河公主、慕容冲相处的时光。

不多时,清河公主迈着轻盈的莲步,身姿婀娜地缓缓走进寝宫。

她那精致的面容在烛光的映照下,宛如娇艳欲滴的花朵,每一寸肌肤都散着迷人的光泽。

看到苻坚借酒消愁、狼狈不堪的模样,她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如同夜空中瞬间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

随即,她立刻换上温柔关切的神情,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微风,柔声道:“陛下,莫要再喝了,这般过度伤怀,身子如何承受得住啊。

您乃是大秦的顶梁柱,是天下百姓的主心骨,千万要保重龙体啊。”

说着,她伸出纤细白皙的玉手,轻轻巧巧地夺过苻坚手中的酒杯。

苻坚醉眼朦胧,眼神迷离地看着她,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苦笑,长叹一声道:“爱妃,你说朕是不是大错特错了?这朝堂,这天下,为何就会变成如今这副破败不堪、混乱无序的模样?朕到底该何去何从啊?难道朕真的已经无力回天了吗?”

清河公主轻轻依偎在他怀里,声音愈轻柔,如同喃喃细语:“陛下,您乃一代英主,威名远扬,四海皆知。

只是时运不济罢了,这一切不过是暂时的困境。

如今虽深陷难处,但只要稳住局面,徐徐图之,必能重振大秦雄风,再创往日的辉煌荣耀。”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轻轻抚摸着苻坚的胸膛,看似温柔安抚,实则心思早已飘向远方。

在这看似华丽却暗藏汹涌波涛的后宫之中,她与慕容冲相依为命多年,受尽屈辱磨难,心中对苻坚充满仇恨。

如今苻坚兵败如山倒,正是他们翻身复仇的绝佳时机,她又怎会轻易放过。

她心中暗自盘算着:“苻坚啊苻坚,你如今威风不再,正是我和慕容冲夺回一切的好时候。

待我慢慢谋取权力,掌控局势,定要让你为曾经对我们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正说着,慕容冲迈着优雅从容的步伐走了进来。

他面容俊美,犹如精雕细琢的美玉,白皙的肌肤在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双眸犹如深邃的夜空,透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冷之气。

见苻坚醉酒,他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恶,但很快恢复平静。

随即,他恭敬地行礼后道:“陛下,听闻朝堂之事不顺,让您如此伤神,臣等实在痛心疾。

您切莫太过忧虑,保重龙体才是当务之急,大秦的江山社稷还需要陛下您来主持大局呢。”

苻坚摆摆手,拉着慕容冲坐下,神情落寞地叹道:“冲儿,你自幼聪慧过人,见识不凡,远常人。

若你是朕,面对如今这内忧外患、错综复杂的艰难局面,又该如何是好呢?你且为朕出出主意,朕如今实在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慕容冲心中一凛,表面却依旧不动声色,略作思索后,脸上露出恭敬诚恳的神情,缓缓回道:“陛下,如今内忧外患,局势犹如乱麻,当务之急是要先稳住内部。

朝堂之上,可对一些权臣稍加安抚,以缓其锋芒,避免与他们生直接冲突,同时暗中精心培植自己的势力,等待时机成熟,再一举扭转乾坤;对外,则需加强边防防御,调派精锐之师,严阵以待,以防他国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至于经济民生方面,可开仓放粮,救济那些在战乱中受苦受难、流离失所的灾民,安抚民心,让百姓重新对大秦燃起希望。

如此,或许可解当前的困局。”

慕容冲心中想着:“先稳住苻坚,让他一步步放权,我和姐姐才能掌控局势,恢复大燕。

待时机成熟,这天下终究还是我慕容氏的。”

苻坚听着,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赏:“冲儿所言,甚有道理。

朕这些日子真是被忧愁蒙蔽了心智,连个能倾诉心声、出谋划策之人都没有,还是你和爱妃贴心,能为朕分忧解难。

有你们在朕身边,朕心里也能宽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