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慕容垂和拓跋硅剑拔弩张(2 / 4)

、拓展自身影响力的考虑,缓缓开口说道:“罢了,朕答应出兵相助于你。

但你需记住,日后若北魏壮大,切不可做出对我后燕不利之事。”

拓跋珪听闻,大喜过望,连忙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感激涕零地说道:“陛下大恩,拓跋珪没齿难忘。

若能渡过此劫,我北魏愿与后燕永世交好,绝无二心!”

双方交战初期,拓跋窟咄凭借刘显提供的充足兵力和丰厚物资支持,如同秋风扫落叶般迅推进,很快便在高柳一带与拓跋珪形成了对峙之势。

高柳之地,风沙漫天,狂风呼啸着席卷而过,出如鬼哭狼嚎般的声音。

沙尘弥漫在空中,让人几乎睁不开眼。

拓跋珪与慕容垂的联军营地中,气氛紧张而压抑,士兵们个个神情严肃,紧握着手中的武器,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拓跋珪满脸忧虑地走进慕容垂的营帐,说道:“陛下,拓跋窟咄来势汹汹,背后又有刘显支持,如今已与我军对峙于此,我们该如何是好?再这样下去,恐怕军心会有所动摇啊。”

慕容垂微微眯起眼睛,望着远方那被沙尘笼罩的敌军营地,神色沉稳地说道:“勿要慌张,拓跋窟咄虽兵力充足,但我观其军队,行军布阵虽有章法,却略显急躁冒进。

我们可采用稳扎稳打的战术,充分挥我军骑兵的优势,不断骚扰其补给线。

待其军心大乱,粮草匮乏之时,再一举出击,定能大破敌军。”

拓跋珪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点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就依陛下之计。

只是不知这骚扰补给线的任务,由谁来担当最为合适?”

慕容垂思索片刻,说道:“你挑选几名精锐的骑兵将领,带领轻骑部队,务必做到行动迅,一击即退。

每次突袭后,不可恋战,迅撤离,让敌军防不胜防。”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拓跋珪与慕容垂的联军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时不时如鬼魅般出现在拓跋窟咄军队的补给线上。

他们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地接近敌军的粮草辎重车队。

当一切准备就绪,只听一声令下,骑兵们如猛虎般冲向车队,顿时喊杀声四起。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长刀,砍杀着护送粮草的士兵,随后迅点燃粮草,在敌军慌乱之时,又迅撤离,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每次突袭后,拓跋窟咄的军队都损失惨重,粮草被烧,辎重被劫,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而联军这边,士气却越高涨。

在一次关键战役中,探马来报,拓跋窟咄的军队正欲渡河。

慕容垂听闻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精光,对拓跋珪说道:“此乃天赐良机,我们趁其渡河之时动突袭,敌军此时阵型大乱,尾不能相顾,定能重创敌军!”

拓跋珪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绝,说道:“好,就按陛下所说,此次定要让拓跋窟咄有来无回!”

当拓跋窟咄的军队行至河中,队伍正混乱不堪时,慕容垂一声令下,北魏与后燕联军如猛虎下山般从两侧杀出。

喊杀声顿时响彻天地,“杀!

杀!

杀!”

的声音震得人耳膜生疼。

拓跋窟咄的军队顿时大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

河水中,鲜血汩汩流淌,将那原本清澈的河水染得通红。

一些士兵在河中相互践踏,拼命往岸边游去,却被联军的弓箭射中,纷纷坠入河中,溅起大片水花。

此役,拓跋窟咄的军队死伤惨重,元气大伤,残部被迫向西狼狈逃窜。

拓跋珪怎会放过这大好时机,他骑在战马上,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大声喊道:“兄弟们,乘胜追击,彻底击败拓跋窟咄!

让他知道,侵犯北魏的下场!”

在拓跋珪的带领下,联军一路势如破竹,最终彻底击败拓跋窟咄。

那拓跋窟咄走投无路,只能逃奔刘卫辰,却不想被刘卫辰残忍杀害。

此役过后,拓跋珪的营帐内,气氛热烈而欢快。

士兵们欢呼雀跃,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拓跋珪满脸感激地走到慕容垂面前,单膝跪地,说道:“陛下,此次若不是您出手相助,我北魏恐怕早已不复存在。

您的大恩大德,我拓跋珪没齿难忘。

日后,只要陛下有令,我拓跋珪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慕容垂微笑着扶起拓跋珪,说道:“不必言谢,你我如今共同对抗其他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