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姚苌的最终宿命二(2 / 3)

捻须沉吟片刻,神色凝重:“姚苌身边有个阴阳家名叫赵整,此人精通风水,恐会识破我们的伎俩。”

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需先除之。

可让百燕会的人扮作苻坚旧部,深夜潜入其府邸,留下‘汝助纣为虐,三日内必索汝命’的血书。

以赵整的胆小,定会吓得辞官,若他不肯走,便用‘牵机引’了结他,伪造成自尽的模样。”

三人商议至深夜,帐外的风雪渐渐停歇,天边露出一抹鱼肚白。

慕容垂将一枚刻着燕隼图腾的令牌郑重地交给林婉清:“长安城内的百燕会分舵,皆听你调遣。”

他目光深沉地看着眼前这对年轻人,眼中既有期许也有凝重,“此计虽险,却能不动刀兵瓦解其心。

记住,姚苌的命,要留到他众叛亲离之时。”

林婉清双手接过令牌,指尖触到冰冷的金属,却感觉一股滚烫的力量从掌心蔓延至全身。

她与慕容轩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同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这一次,他们要让姚苌在自己制造的恐惧里,一点点走向毁灭。

在太极殿中,光禄大夫颤巍巍地抬起头,花白的胡须上还沾着路上的霜,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陛下,关中大旱已三月,百姓纷纷传言,是苻坚的鬼魂在天上怒。”

他偷偷抬眼观察姚苌的神色,小心翼翼地说,“要不要……请阴阳家的大师来做场法事?”

姚苌猛地拍案,案上的青铜酒樽被震得高高跳起,酒液泼洒在明黄色的龙袍上,洇出一大片深色的痕迹。

“胡说!”

姚苌怒目圆睁,声音里藏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苻坚那贼早已化为枯骨,哪来的鬼魂?再敢妖言惑众,朕诛你九族!”

可实际上,他昨夜又梦见苻坚了。

梦中的苻坚还是那身被缢杀时的素色锦袍,脖子上的紫痕像条狰狞的蛇,正一点点勒紧他的咽喉。

惊醒时冷汗湿透了寝衣,连贴身的太监都吓得不敢靠近,只因他睡着时总大喊“陛下饶命”

退朝后,姚苌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寝宫,路过太液池时,他不经意间朝水面望去,忽然看见水面上竟漂着个熟悉的身影——苻坚正披着散光晕的龙袍,在荷叶间对着他冷笑。

“姚苌,还朕的江山来!”

那声音仿佛穿透水波,带着冰碴子似的彻骨寒意,直直钻进他的耳朵。

姚苌吓得双腿一软,直接跌坐在地,玉带扣崩开,“咕噜”

一声滚进池水里。

身边的侍卫见状,慌忙去捞,却只捞起片残破的荷叶,叶面上还沾着点龙袍上的金线——那金线绣的正是前秦的日月纹,针脚细密,正是苻坚最爱的样式。

“幻觉……都是幻觉……”

姚苌捂着胸口,大口喘着气,枯瘦的手指深深掐进肉里,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此刻太液池对面的假山上,林婉清正披着件借来的前秦龙袍,裙摆垂在水面上,身后的慕容轩正用芦苇杆轻轻拨动水面,让倒影看起来晃晃悠悠,如同真的鬼魂在游动。

“他果然怕了。”

林婉清低声说道,声音被风吹得有些飘。

她的碎影剑藏在假山石后,剑鞘上的绿松石在晨光里泛着幽光,宛如一只窥视猎物的眼睛。

慕容轩轻轻帮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丝,指尖触到她耳后的伤疤——那是去年平凉之战留下的,当时一支毒箭擦着她的耳根飞过,差点射穿她的头颅。

“再等些时日。”

他的声音里带着心疼,“慕容垂说,要让他先疯一半。”

在他们藏身的假山后,百燕会最擅长易容的高手正忙碌着。

他用糯米粉混合蜂蜡,精心捏出苻坚的面具,眉眼间的皱纹都模仿得惟妙惟肖,连左眉角那颗朱砂痣都点得丝毫不差。

“这面具涂了夜光粉,夜里在宫墙上一晃,保管吓得姚苌魂飞魄散。”

高手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面具在他手里泛着淡淡的绿光。

与此同时,慕容垂正在河北的军帐里,紧盯着密探送来的长安舆图。

图上用朱砂醒目地圈出了姚苌常去的几处宫殿,旁边详细标注着“三更时分会有异响”

“墙角有苻坚笔迹”

等字样——这些都是他让林婉清安排的,每一处都精准地戳在姚苌的痛处。

“告诉婉清,让百燕会的人把苻坚的《诫子书》刻在太极殿的柱子上。”

慕容垂用狼毫笔在舆图上又圈了个圈,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