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后燕北魏联手灭西燕二(4 / 5)

,是对天下苍生的担当。

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你我当以此为鉴,让慕容氏在这乱世中走出一条别样的道路,一条真正能让家族繁荣昌盛、百姓幸福安康的道路。”

慕容垂的声音中充满了期望与鼓励,他将家族的未来寄托在了慕容轩的身上。

慕容轩坚定地看着慕容垂,眼中闪烁着自信与决心:“叔父放心,侄儿定铭记于心,不负您的期望,为慕容氏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侄儿会以家族的团结和百姓的福祉为己任,让慕容氏在乱世中崛起,重现昔日的辉煌。”

慕容垂轻拍慕容轩的肩膀,二人迎着夕阳的余晖,身影渐行渐远。

那夕阳的光芒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而慕容氏未来的命运,也在这片历经战火的土地上,悄然开启了新的篇章。

城破之时,林婉清静静地站在太庙的废墟前,望着慕容永那烧焦的尸体。

他的怀中仍紧紧抱着那半块玉佩,仿佛至死都不愿放弃对家族荣耀的执着。

慕容轩默默地捡起另一半玉佩,用布轻轻地擦去上面的血污,然后递到林婉清面前。

“结束了。”

慕容轩的声音沙哑而疲惫,他能感觉到林婉清的身体在微微颤抖,那是一种历经磨难后的复杂情绪。

林婉清并未接过玉佩,只是静静地遥望着麦积山的方向。

微风轻轻拂过,风中飘来杜鹃淡淡的香气,这香气仿佛带着母亲的温柔与慈爱。

她不禁想起母亲曾温柔地对她说:“等桃花开了,我们就去听涛洞放风筝,让风筝带着我们的心愿,飞得高高的。”

那温馨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然而如今却已物是人非。

雁门关的烽火台上,拓跋珪望着长子城方向燃起的熊熊火光,眼中闪烁着兴奋与野心的光芒。

他举起酒囊,仰头一饮而尽,酒液顺着他年轻而坚毅的脖颈流下,浸湿了他的衣衫。

亲卫匆匆来报,西燕残部向晋阳溃逃时,被北魏骑兵“误拦”

,如今已献上户籍册,山西十三郡的地图平整地铺在他面前,在火光的映照下,宛如一块诱人的肥肉。

“好。”

拓跋珪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他将《北伐策》缓缓卷起,狼毫笔别在腰间,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告诉慕容垂,我替他‘清理’了西燕余孽——这山西,就当是我给他的‘孝敬’,暂时代为看管。”

此时的他虽年少,但已在心中谋划着未来的霸业,深知这乱世是他崛起的绝佳契机,他要抓住这个机会,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野心。

太行山的残阳如血,将大地染成一片通红。

慕容垂踩着西燕的军旗,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出的鲜血滴落在玉佩碎片上,与当年枋头战场上,慕容泓为他包扎伤口时滴下的血,竟在同一位置晕开。

这仿佛是命运的一种暗示,让他心中感慨万千。

“轩儿,婉清。”

他将两半玉佩拼合在一起,裂痕宛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横亘在玉佩之上,也横亘在他的心中。

“这天下,从来不是靠玉佩认亲的。”

他忽然抬起手,指向北方,雁门关方向狼烟正滚滚升起。

“拓跋珪这小子,以为占了山西就能得意?他忘了,当年他父亲拓跋什翼犍穿的锦袍,还是我赏赐的。

他的野心虽大,但终究还嫩了些。”

慕容垂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与警惕,他深知拓跋珪的野心对后燕的威胁。

慕容轩看着慕容垂鬓角滚落的汗珠,那汗珠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仿佛是他一生征战的沧桑见证。

他忽然领悟到这场战争的意义——西燕的灭亡不仅关乎慕容氏的正统,更是为后燕西进扫清道路,为家族的未来奠定基础。

他握紧寒川剑,剑穗上的银铃在风中轻轻作响,仿佛在回应着他内心的坚定。

“叔父放心,北魏的狼子野心,侄儿会时刻留意。

拓跋珪此举,不过是想借我们之力扩充自己的势力,侄儿定不会让他得逞。

我会密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一旦他有任何不利于我慕容氏的举动,侄儿必定全力以赴,挫败他的阴谋。”

慕容轩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与果敢,仿佛已经做好了应对一切挑战的准备。

林婉清的碎影剑突然插入地面,剑柄与石板碰撞溅出火星。

她想起张武临死前的笑,李穆被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