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2章 后凉归降后秦定西北丝路佛教借势入中原(1 / 3)

林婉清和慕容轩暂居于杜进的府邸,在这纷扰乱世中觅得片刻安宁。

府邸庭院里,繁花似锦,微风轻拂,花瓣如雪般飘飞,鸟儿的啁啾声宛如在低吟浅唱着岁月的宁静。

然而,这份宁静宛如易碎的琉璃,被一阵突如其来、急促的马蹄声无情地击碎。

后凉,竟骤然遭遇南凉、北凉与后秦的联合围攻,刹那间,风云突变,战云如墨般压城。

先来说说北凉。

其国主段业,原本是后凉的建康太守。

在公元397年,趁着后凉内部陷入混乱之际,在沮渠蒙逊等人的推举下,段业自立为凉州牧,建立了北凉政权。

北凉的地域虽不算辽阔,却巧妙地占据了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

这里商贸往来络绎不绝,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财富。

北凉军队以骑兵为主,他们在大漠戈壁间行动敏捷,机动性极强。

士兵们长期在风沙中历练,坚韧且善战,惯于在恶劣的环境中作战。

再看南凉,它是由鲜卑族的秃乌孤所建。

秃氏在河西一带的势力逐渐壮大,公元397年,秃乌孤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就此建立南凉政权。

南凉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境内山川纵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其国民以鲜卑族为主,尚武之风极为盛行,军队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而姚兴,自从与北魏拓跋珪在柴壁展开那场惊心动魄、惨烈无比的大战后,元气大伤。

短期内,东进中原实现宏图霸业的壮志,只能无奈暂且搁置。

他将目光转向了内乱不止的西凉。

彼时,西凉国主吕光已离世多年,国内因皇位的争夺陷入了无休止的内斗之中,局势犹如一盘散沙。

对姚兴而言,这样的局面无疑是天赐良机。

他迅联合北凉、南凉,三方达成约定:待灭亡后凉,便共同瓜分其国土。

面对三面围攻,本就国力衰弱的后凉,恰似狂风中的残烛,摇摇欲坠,根本无力抵抗。

短短时间内,除都城姑臧之外,大片国土接连沦陷。

经过数月的艰苦支撑,三路大军终于在姑臧城外会合,姑臧就此沦为一座孤城,被敌军如铁桶般重重围困。

此时姑臧城中,以杜进为统领的军队仍保有一定的实力。

若双方开战,后凉势必会拼死一搏,做困兽之斗,届时必将造成更为惨重的伤亡。

在此情形下,杜进深知局势已万分危急,思索再三,决定带着林婉清和慕容轩一同前往姑臧皇宫,面见后凉皇帝吕隆。

踏入皇宫,殿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吕隆面色憔悴不堪,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无奈,身形微微颤抖地坐在龙椅上。

杜进赶忙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陛下,如今局势已然万分危急,臣带来一物,还望陛下过目。”

言罢,缓缓取出吕光当年留下的遗诏。

吕隆展开遗诏,脸上先是露出惊讶之色,他怎么也没想到,叔父吕光竟早早预料到后凉会有今日这般结局。

更令他震惊的是,姚兴竟是吕光与姚苌当年逼迫鸠摩罗什大师与龟兹王女儿成婚破戒所生。

吕光之所以留下如此遗诏,背后有着诸多缘由。

姚兴是吕光看着长大的,在鸠摩罗什大师的精心教导下,姚兴展现出非凡的品质。

吕光深知姚兴必是一代仁慈君主,其行事风格颇有当年苻坚的影子。

当年苻坚未能统一天下,吕光对此深感遗憾。

苻坚死后,天下陷入大乱,吕光痛心不已,他满心期望能再有一位如苻坚般的人物出现,实现北方的统一。

在他临终之前,看到了姚兴,他觉得姚兴足以担此重任。

而反观自己的子孙,却没有一个具备姚兴的能力。

因此,吕光给杜进留下了这个秘密遗诏,期望在关键时刻,能以和平的方式,让后凉归入有能力一统北方的姚兴手中,避免更多的生灵涂炭。

吕隆眉头紧紧紧锁,眼中满是挣扎与犹豫,声音颤抖地说道:“杜爱卿,你我皆清楚,投降便意味着后凉国祚的终结,朕也将成为亡国之君,这……这让朕如何能轻易做出决断?”

杜进赶忙说道:“陛下,臣深知您的难处。

但如今的局势,若不投降,姑臧城一旦攻破,必将生灵涂炭,皇室与百姓的性命都将难以保全。

吕光先帝留下此诏,也是为了后凉的百姓和皇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