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关门,放藩王!(第一更)(3 / 3)

、王先生、毕先生忧心社稷,拳拳之心,朕深知。钱先生、李先生、侯先生所虑周详,提出‘三限’,亦是老成谋国之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此事关乎祖宗成法,更关乎江山社稷,不可不察。这样吧……”

崇祯转向黄立极:“黄先生,你领个头,将今日廷议上诸卿所议,尤其是魏卿之策,以及钱卿等所提‘三限’,还有诸卿各自的意见,无论赞成反对,都详详细细,整理成题本,呈递御前。朕要一一览阅。”

他特意加重了语气:“记住,是‘各自’的意见。谁说了什么,都要写清楚。朕要知道,每一位爱卿,在这关乎国本的大事上,究竟是何态度!”

这就是“凭据”啊!君前无戏言,何况还有白纸黑字那帮东林党只要在题本上留下了支持恢复藩卫的事儿,那崇祯接下去就可以开始推了。

反正“黄立即”、“张献忠”、“必哭穷”这几位的立场是可以很灵活的。等到时机成熟,廷议就能通过“恢复藩卫”,接下去就能名正言顺推行了。

黄立极心头一凛,知道皇帝这是要留下书面凭证.于是他立即躬身应道:“臣……遵旨。”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又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对了,今日廷议,可还议了其他紧要之事”

一直没说话的孙承宗,此时上前一步,沉声道:“回陛下,兵部李侍郎提及,朝鲜国告急文书雪片般飞来,建虏似有倾巢东顾、大举侵朝之意!廷议之上,对此事亦有议论。”

崇祯“哦”了一声,眉头微蹙,正要细问。

殿外忽然又传来一阵急促的靴声!

只见徐应元一路小跑着而来,手里捧着一份插着羽毛的急报,脸色比刚才还要难看几分,几乎是冲进殿来:

“皇上!辽东、登莱六百里加急塘报!建虏……建虏大兵,已渡过鸭绿江,大举侵入朝鲜!朝鲜王京……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