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令人痛恨的小蛀虫(1 / 2)

第179章令人痛恨的小蛀虫

粤青车队的行李员全军覆灭的事在青州客运段引起很大的反响,职工们都在私下议论,这客运段到底是怎么了?大官大贪,小官小贪,贪不着就拿,拿不着着就偷。

话虽这么说,但是主流还是好的,绝大部分职工还是干着最累的活,挣着最干净的钱。

谢南也在反思这个问题,究竟是体制存在问题呢?还是人本身存在问题?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如同沉重的巨石一般压在他的心间。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谢南得出了一个结论:两者皆有问题。

从体制方面来看,明显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监察制度。

就好像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只,如果没有了望员时刻观察周围的情况,那么它很容易触礁沉没。

而当前的体制恰恰就是这样一艘缺少“了望员”

的船,对于各种潜在的问题往往采取容忍的态度,从而导致小问题逐渐积累成大问题,最终引严重的后果。

再谈到人性,那就更是难以捉摸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要准确判断一个人的品行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考察绝非易事。

而且,即使在最初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环境的变化,人的内心也可能会生微妙的转变。

所以说,在人性方面,我们永远无法完全掌控一切。

就在这件事的热度还未降下来的时候,段纪委那边又传来更为龌龊的事!

按照方志军的旨意,纪委在全段开展的“我身边的腐败”

自查自纠活动。

当这项活动以文件下到车队时,车队对各个班组进行了宣传贯彻。

列车员们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大家就都知道有这项活动了。

有的列车员就把单位给列车员的餐补金额不变,但是乘务中饭菜质量越来越差,有的列车员不够吃为由,怀疑有贪腐行为,举报到段纪委。

段纪委经过对乘务科和财务科以及近郊车队多名列车员核实,了解到:在近郊车队,由于没有餐车,而且终到站还没有乘务员公寓,所以列车员的一日三餐都是实行的送餐制。

乘务科有个助理工程师叫霍仲平,专门负责列车乘务工作的,他提前联系好小吃部,到餐点时间把餐食送到站台上,列车长组织列车员接收,再给列车员们。

由于段里对列车员进行了餐补,有餐车的列车员副餐每餐缴1元餐费,正餐每餐缴3元餐费,终到前由列车长统一收取,再缴给餐车长。

对没有餐车的列车员就进行了全额补助。

餐标是副餐7元,正餐11元,全部由段进行补助,列车员一毛钱不用花。

近郊车队一共有3趟列车,定点送餐的小吃部一共有8个,都是这个助理工程师霍仲平找的,段里要求是有正规经营手续,能开正规票的小吃部。

这个霍仲平也是费尽心思找到的。

一般的有点规模的饭店不接受你这样的单,数量不多,价格不高,还得送到车站上,所以有的小吃部为了多挣点钱,就接到了这个单,积少成多嘛!

刚开始实行送餐的时候,列车员对送来的餐食都挺满意。

早餐是3个肉包子,一个鸡蛋,一份粥,一份小咸菜。

中餐和晚餐都是盒饭,两荤一素。

可是吃着吃着餐菜的质量就下降了。

就拿早餐举例:刚开始是3个肉包子,一个鸡蛋,一份粥,一份小咸菜;后来变成1个肉包子,两个素包子,一个鸡蛋,一份粥,一份小咸菜;再后来变成1个肉包子,1个素包子,一个鸡蛋,一份粥,一份小咸菜;到现在是1个肉包子,1个素包子,一份粥,一份小咸菜,连鸡蛋都没有了!

中餐和晚餐就更不用说了,逐渐变成两个青菜了!

段纪委根据核实到的情况,对8家小吃部进行了秘密走访,从小吃部的经营者那里了解到,每个月初,霍仲平都会来开票,数额大多相同,但是给小吃部的金额却是逐渐减少。

刚开始是每人每餐提5毛钱,后来提1块钱,最后提15元。

人家小吃部也得挣钱不是,所以导致餐食在数量和质量上越来越差了。

回到乘务科再了解,这个霍仲平竟然负责了两年多的餐食工作,这踏马的是真正的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啊!

谢南对这种从列车员嘴中抠食的人有着无比的痛恨,就像从列车员嘴中抠食的餐车长一样,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