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之叔。
"
献帝大喜,起身道:"
皇叔请起!
"
刘备连忙叩:"
臣不敢当!
"
献帝亲自扶起刘备,感慨道:"
如今天下动荡,汉室衰微,得遇皇叔,实乃朕之幸也!
"
曹操在一旁冷眼旁观,心中暗忖:"
刘备得天子认亲,声望必增,日后恐成隐患。
"
离开皇宫后,曹操邀刘备至府中饮酒。
"
玄德公今日得天子认亲,可喜可贺!
"
曹操举杯笑道。
刘备谦逊道:"
蒙陛下垂青,备愧不敢当。
"
曹操目光深邃:"
玄德公既为皇叔,不知日后有何打算?"
刘备心中一凛,知道曹操在试探自己,便道:"
备才疏学浅,唯愿辅佐丞相,共扶汉室。
"
曹操大笑:"
玄德公过谦了!
以你之能,岂可屈居人下?不如这样,我表奏天子,让你领兵出征,如何?"
刘备连忙推辞:"
备初至许昌,未立寸功,岂敢妄自尊大?愿在丞相麾下效犬马之劳。
"
曹操见刘备如此谨慎,心中稍安,但仍未完全放心。
回到府中,关羽低声道:"
大哥,曹操似有猜忌之心。
"
刘备点头:"
曹操多疑,我等需更加小心。
"
张飞愤然道:"
这厮处处提防,不如趁早离开!
"
刘备摇头:"
许昌乃曹操腹地,若无万全之策,不可轻举妄动。
"
关羽沉吟道:"
大哥,不如暗中联络旧部,以待时机。
"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云长所言极是。
但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
此后数月,刘备在许昌深居简出,每日闭门读书,偶尔与曹操饮宴,绝口不提军政之事。
曹操虽仍派人监视,但见刘备安分守己,渐渐放松警惕。
一日,谋士程昱进言:"
丞相,刘备乃人中龙凤,久留许昌,恐生变故。
"
曹操笑道:"
仲德多虑了。
刘备若无兵权,纵有雄心,又能如何?"
程昱摇头:"
刘备得天子认亲,声望日隆,若暗中结党,后果不堪设想。
"
曹操沉吟片刻,道:"
既如此,不如派他出征,以观其心。
"
次日,曹操召见刘备,笑道:"
玄德公,袁术僭越称帝,天下共讨之。
我欲派你率军征讨,不知意下如何?"
刘备心中暗喜,面上却为难道:"
备才疏学浅,恐难当大任。
"
曹操摆手道:"
玄德公过谦了!
此事非你莫属。
"
刘备故作犹豫,最终拱手道:"
既如此,备愿效犬马之劳。
"
离开曹府后,关羽低声道:"
大哥,此乃天赐良机!
"
刘备点头:"
曹操欲借刀杀人,我正好借此脱离许昌。
"
张飞兴奋道:"
终于可以离开这鸟地方了!
"
刘备沉声道:"
不可大意。
曹操多疑,必会派人监视。
我等需谨慎行事。
"
数日后,刘备率军离开许昌,向袁术进。
曹操立于城头,目送刘备远去,对身旁的戏忠道:"
志才,你觉得刘备会乖乖讨伐袁术吗?"
戏忠叹道:"
刘备非池中之物,恐一去不返。
"
曹操冷笑:"
若他敢有二心,我必亲率大军讨之!
"
远处,刘备回望许昌,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
汉室江山,终有一日,我刘备必亲手匡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