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哋梦蝶》(粤语诗)
文/树科
庄周梦蝶,黄粱美梦?
庄周唔喺庄周唔系蝶
卢生唔系卢生米喺米……
蝴蝶唔系蝴蝶
美梦仲喺美梦
我哋嘅蝴蝶,美梦?
我嘅保佑:我哋美梦!
谂靓噈靓,睇好噈好
心思思,叹思思……
嘻嘻嘻,好心噈嚟好前途!
《树科诗笺》2025.4.13.粤北韶城沙湖畔
《虚实之间的精神漫游》
——论《我哋梦蝶》的哲学诗性与粤语表达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的创作谱系中,树科的《我哋梦蝶》以其独特的语言形态与深邃的哲学思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虚实交织的精神图景。这首以粤语创作的诗歌,打破了传统诗歌的线性叙事逻辑,通过对庄周梦蝶、黄粱美梦等经典意象的解构与重构,在语言的碰撞与融合中,探寻着梦境与现实、个体与存在之间的微妙关系。
一、经典意象的解构与重生
诗歌开篇以“庄周梦蝶,黄粱美梦?”发问,将两个在中国文化中极具象征意义的典故并置。庄周梦蝶的故事源自《庄子?齐物论》,庄子通过梦境中与蝴蝶的身份互换,表达了对物我界限、生死观念的深刻思考,蕴含着“万物齐一”的哲学思想;而黄粱美梦的典故则出自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枕着道士吕翁的青瓷枕入睡,梦中经历了一生的荣华富贵,醒来却发现店主人蒸的黄粱饭尚未煮熟,借此揭示了人生如梦、富贵无常的道理。
在《我哋梦蝶》中,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经典意象的简单引用,而是进行了大胆的解构。“庄周唔喺庄周唔系蝶,卢生唔系卢生米喺米”,诗人用粤语直白地否定了庄周与蝴蝶、卢生与梦境的传统对应关系。这种否定并非是对经典的亵渎,而是以一种现代性的思维方式,打破了传统意象所构建的固定意义框架。在传统的阐释中,庄周梦蝶与黄粱美梦往往指向对虚幻与真实的辩证思考,而诗人在此却消解了这种明确的二元对立,使意象的内涵变得更加模糊与开放。
这种解构的背后,是诗人对存在本质的重新审视。当庄周不再是庄周,蝴蝶不再是蝴蝶,卢生也不再是卢生时,传统的身份认同与价值判断体系被打破,读者被迫重新思考“我是谁”“什么是真实”等哲学命题。诗人通过对经典意象的解构,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其从对历史典故的简单复述,转变为对当代人精神困境的深刻反思。
二、粤语语言的独特韵味与表达张力
《我哋梦蝶》采用粤语进行创作,这一语言选择为诗歌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与表达张力。粤语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方言,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语法结构,同时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在诗歌中,粤语词汇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地域特色,更丰富了诗歌的情感表达。例如,“唔喺”“仲喺”“谂靓噈靓”“睇好噈好”等粤语表达,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使诗歌显得更加亲切自然。这些口语化的词汇打破了传统诗歌语言的庄重与典雅,拉近了诗歌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脉动。
粤语的语音特点也为诗歌的韵律美增色不少。粤语有九声六调,其丰富的声调变化使得诗歌在朗诵时具有独特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在《我哋梦蝶》中,诗人巧妙地运用粤语的语音特点,通过押韵、平仄的搭配,使诗歌在形式上更加和谐统一。例如,“蝶”“米”“美梦”等字词的押韵,以及语句中声调的起伏变化,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韵律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音乐之美。
此外,粤语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内涵,也为诗歌的意义表达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粤语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得以体现。这种地域文化的融入,使诗歌不再是抽象的文字组合,而是具有了具体的文化语境和情感依托,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内涵。
三、梦境与现实的辩证思考
梦境与现实的关系是《我哋梦蝶》的核心主题之一。诗歌中,诗人通过对梦境意象的反复运用和对现实的模糊处理,构建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精神空间。“蝴蝶唔系蝴蝶,美梦仲喺美梦”,诗人在否定了蝴蝶的实体存在后,却又肯定了美梦的持续存在,这种矛盾的表述暗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模糊性。
在诗人看来,梦境并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