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诗人对现代汉诗音乐性的深刻理解。
从哲学维度审视,这首诗完成了对\"尘\"的三重超越:首先是将物质性的尘土升华为精神象征,其次是将个体存在扩展为群体命运,最终将地域经验提升为普遍真理。这种层层递进的思维轨迹,使短小的诗作具有惊人的思想密度。诗中\"心照\"与\"脑谂\"的并置尤其耐人寻味,它暗示着理性认知与直觉领悟的辩证关系,这种东方智慧的表达方式,为现代存在主义诗学提供了新的可能。
《我哋嘟喺泥尘》的文学史意义在于,它证明方言写作不仅可以保存地域文化记忆,更能参与人类共同的精神建构。当树科用粤语思考存在命题时,他实际上在拓展现代汉诗的表达疆域。这首诗以最朴素的材料——尘土,建造起最精微的诗意空间,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诗性智慧,往往诞生于对卑微事物的凝视之中。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这种将目光投向尘土的诗歌姿态,本身就成为对抗精神异化的美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