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场同宇宙》(粤语诗)
文/树科
空场,冇限,胸膛
佢哋嘟冇乜嘢唔同样
佢哋嘟有运动星尘心相……
一样一样嘅场域赋能
一样一样嘅你嚟我往
一样一样嘅我哋……
《树科诗笺》2025.5.6.粤北韶城沙湖畔
《论<运动场同宇宙>的镜像美学与存在诗学》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的星空中,粤语诗以其独特的方言魅力与文化底蕴,构筑起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线。树科的《运动场同宇宙》正是其中一颗闪耀的星,短短数行,却以精妙的构思与深邃的哲思,打破了日常经验与宇宙时空的界限,在运动场与宇宙的对照中,展现出独特的镜像美学与存在诗学。
一、方言的诗性张力:粤语语言的独特韵味
粤语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方言,承载着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在《运动场同宇宙》中,树科大胆运用粤语方言词汇,如“冇限”“嘟冇乜嘢唔同样”等,为诗歌注入了鲜活的地域特色与口语化的亲切感。这种方言的运用,并非简单的语言猎奇,而是深刻体现了诗歌语言的诗性张力。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它蕴含着当地人独特的思维方式、生活经验与情感记忆。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言:“每一种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有它的光晕,这是它在特定时空里的独一无二的存在。”粤语方言在诗歌中的运用,赋予了《运动场同宇宙》独特的“光晕”,使其区别于普通话诗歌,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方言的运用,让诗歌更贴近生活,更具真实感与感染力,同时也挑战了传统诗歌语言的规范,拓展了诗歌语言的边界。
粤语的发音特点也为诗歌增添了独特的韵律美。粤语有九声六调,其丰富的声调变化使得诗歌在诵读时产生出独特的节奏感与音乐性。“空场,冇限,胸膛”,简短的三个词语,以不同的声调排列,形成了一种抑扬顿挫的韵律,仿佛是运动场与宇宙的心跳节奏。这种韵律美与诗歌的内容相得益彰,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二、镜像结构的构建:运动场与宇宙的同构关系
《运动场同宇宙》最令人惊叹之处,在于诗人巧妙地构建了运动场与宇宙之间的镜像结构。在诗中,运动场不再仅仅是一个供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物理空间,宇宙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浩瀚天体,而是通过诗人的独特视角,发现了两者之间惊人的相似性。
“佢哋嘟冇乜嘢唔同样”,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运动场与宇宙,一个是人类活动的场所,一个是自然存在的空间,在常人眼中,它们有着天壤之别。然而,诗人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它们内在的同构关系。运动场中有运动员的奔跑、跳跃,宇宙中有星辰的运转、天体的碰撞,它们都充满了运动与活力;运动场有边界,宇宙看似无垠,却也有着自身的规律与界限,它们都在一定的规则下运行;运动场中人们你来我往,宇宙中天体相互作用,它们都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网络。
这种镜像结构的构建,让人不禁联想到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在柏拉图的寓言中,洞穴中的人只能看到墙壁上的影子,而无法看到真实的世界。树科在诗歌中构建的镜像结构,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真实世界的窗户,让读者看到了运动场与宇宙背后隐藏的本质联系。通过这种镜像对照,诗歌超越了表面的现象,深入到了存在的本质层面,引发读者对世界、对自身存在的深刻思考。
三、运动星尘的心相:生命与宇宙的交融
“佢哋嘟有运动星尘心相”,这句诗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运动星尘”这一意象,将运动场中的运动与宇宙中的星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极具诗意与哲学意味的概念。在这个意象中,运动场中的运动不再是孤立的人类活动,而是与宇宙中星辰的运动产生了共鸣;宇宙中的星辰也不再是冰冷的天体,而是蕴含着生命的活力与情感的心相。
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生命与宇宙的交融,与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庄子曾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运动场同宇宙》中,诗人通过“运动星尘心相”这一意象,展现了人类生命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运动场中的人们,在运动中挥洒汗水,展现生命的力量;宇宙中的星辰,在运动中遵循规律,展现宇宙的奥秘。它们看似不同,实则都是生命与宇宙交融的体现。
这种生命与宇宙的交融,也让我们想起了泰戈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