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他还有事没说完呢(2 / 3)

家时间少;鲁康在家时间多,可他学得慢。学了大半年进度竟相差无几,也是有意思。

他再抬头往荷花池望去。

小宝和妻子坐在中庭长条凳上,一个缝衣裳,一个看绣棚,偶尔头靠头讨论。荷花池早有尖尖荷叶冒头,辛哥儿跟在小则身后,两人绕着荷花池弯腰打捞枯枝树叶,天净如洗,阳光温和,不冷不热。

“年叔,小辛都认全了吗?”走神的孟久一起往荷花池张望。鲁康摇晃簸箕,待字迹晃散,他再次在上面写写画画,头也不抬地答道:“是啊,这几个字他学过了,小辛现在学打算盘呢。”

孟久“哦”一声,好似并不意外,视线扫到周舟哥后,他有点遗憾地挠挠头,坦诚道:“《天涯剑客录》我都没听完呢,十天才能听一回。”

鲁康抿嘴偷笑,因为大伯喜欢听,他跟着听过很多遍了,《无双判官》也是,小辛只喜欢这本,周舟哥就给他念了很多遍,“今天傍晚就能听,吃完晚饭坐在院子里,熏上干艾草驱蚊,等过段时间再热点就可以铺席子席地而坐……”

听俩孩子旁若无人地聊起话本,周爹无奈摇头,三个孩子读的书太“偏”,不成,不成不成,这样下去不成,给小宝带偏了。

小宝这孩子,在锦州这样,来了响水村还这样,那些话本不是情情爱爱就是妖魔鬼怪,就没读过一两本正经书……

将来小孙子可不能这样。

周爹打断两小子:“认真练字,练完还有旁的,千万不可松懈。”

孟久老老实实学了一个下午,晚饭如愿听到周舟哥按他的听书进度念了一回话本,满意入睡。次日上午和鲁康剁嫩草菜叶,一起去村西喂两亩鱼苗,吃完午饭大哥催着出门。

天儿蓝,云儿白,孟久头垫布袋摇摇晃晃躺在骡车上,颇为满意,若是每回休沐都能这么圆满就好了。

一年半,再坚持一年半……

郑则在酒楼后门等金师傅,没想先等来了丁杰。

这小子嬉皮笑脸跑来拍拍他肩膀喊了一声“郑老板”,轻快说道:“来了一桌客人,金师傅正忙呢!要不进酒楼坐等?”

“不了,我得看骡车。”

丁杰闻言就绕着骡车观察,嘴里“啧啧”不停,那神态动作竟与刚离开的小九十分相似……郑则怀疑两人上工时没少混在一起躲懒。

骡子还是那头骡子,车还是那架车,明明不是第一次见,可他每次见到的表情都十分夸张,惊叹连连。

郑则抱胸环顾,想离人和车远点。

丁杰在酒楼迎来送往,各式各样的马车见过不少,可郑则这辆不一样,“牛车是你爹的,马车你说是你丈人的,好嘛,没想到你竟然自己买了辆骡车!”

真叫人艳羡。

郑则:“你想买?”

“哎,倒也不是想骡车,再说了城里买草料不便宜!”

有种激动叫“别人做成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这件事并非专指买骡车……总之,郑则的经历让丁杰受到很大鼓舞,一想起来就心潮澎湃、动力十足。

郑老板有点糙,他不懂,就没再多嘴。

金师傅的身影出现在后门时,丁杰知道后厨要传菜了,招呼没打,拔腿就跑。

“只要黑酸笋的酸汁,”金师傅废话不多说,直接提来比小九带去酒楼大一些的陶罐展示,“十天一罐,能供吗?”

他一走近,扑面带来一股油烟香气,衣裳表面的热气没散。

郑则接过来掂了掂,心想一个月一罐还差不多……黑酸笋腌制时间长,舀了酸汁,再重新腌制两三个月根本不成,且鲜笋也不是四季都有。

不过,一家没有更多腌笋汁,腌笋汁倒是家家都有,尤其是在樵歌沟。

见郑则久不说话,金师傅凑近他先自己报出价格。

他谨慎回道:“明日我先送来一罐,若是供不上会提前十天告知。”

离开后郑则没回家,骡车一路赶到樵歌沟,打算拉一趟笋干,再把酒楼的陶罐装满酸汁。

“买?不用买不用买,是不是舟哥儿很喜欢吃?”顺子阿娘一改先前的拘谨忐忑,笑道,“我家留一罐,剩下几罐你都带走吧!”

“他是很喜欢,酸笋炒菜很下饭。”

顺子一听,更积极地帮阿娘将陶罐搬出来,郑则阻止道:“只要一罐酸汁,只要酸汁,笋块你们留着炒菜。”

顺子阿娘坚持不收钱,好在郑老板如今学会了一招,他直接将钱塞到顺子手里,在一大一小反应过来前他赶紧说出另一个诉求:

“我想问问,细长的竹笼子你家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