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o9章 逃都逃不掉(2 / 2)

端了,让他们自个儿先乱起来。”

命令一下,掸北地区立刻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暗杀接连不断。

与此同时。

阮晨光一路狂奔,度快过汽车,半天工夫就冲上了一座高山的顶峰。

山脚下,赫然是一片庞大的矿场。

远远望去,地面被机械挖出一个个深不见底的大坑。

坑边围着密密麻麻的矿工,正弯腰在泥土里翻找一块块原石,再把石头扔上传送带。

在掸国,翡翠是金饭碗,养活了无数人。

矿工的任务简单:捡石头,往上送。

但有些老矿工不一样,他们眼力毒,能一眼看出哪些石头可能藏着翡翠,悄悄挑出来另放一堆。

第一轮分拣完,还有第二轮、第三轮。

最后出来的原石按品相分成几类:公斤料、蒙包料、表现料、走货料、高料……名堂一大堆。

公斤料在行家眼里,就是没啥指望的石头。

老师傅一眼就能看穿,基本断定这玩意儿不值钱。

说白了,它就是块普通石头,里面有没有翡翠,概率小得可怜。

正因为不值几个钱,卖的时候都是论斤称,一公斤一公斤地算,所以才叫“公斤料”

比公斤料强点的是蒙包料。

矿上把一堆看不上眼的石头打包卖,价格便宜,谁买谁自己碰运气。

里面偶尔也能出点好东西,但几率跟中彩票差不多,大多数人买了都是白花钱。

再往上,就是表现料了。

这种原石就不一样了,档次高多了。

表面常能看到松花、蟒纹,或者皮壳上有亮光,水头足得很。

这样的料子,哪怕只有拳头大,也可能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要是块头大点,卖个几百万、上千万都不稀奇。

个别特别大的,价格能冲到上亿。

比表现料还牛的是高料。

这可是原石里的尖子生,顶级货色。

国内那些做玉石生意的大佬,最喜欢抢这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