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皇帝赵桓焦急的等待着那禀送军报的黄门
在场的群臣摄于皇帝的威严,没有一个人敢出声,尤其是侍立于旁的李邦彦
之前对待镇朔军的政策就是他提的,结果上四军作战失利,不仅没能剿灭镇朔军,反而让朝廷最精锐的一支军有去无回,这次对镇朔军的“缓兵之计”
也是他提出的,若是再不见效,恐怕他这把老骨头,就交代在这了……
……
已不知过了多久的沉寂,店门外一声微弱的呼喝,引得群臣侧目遥望!
“报————”
随着声音越来越近,殿上群臣的神经随着这通报的呼喝声越紧张,李邦彦此时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一个黄门跌跌撞撞的跑进大殿,能看得出来,他一身的狼狈,全都源于心中的焦急:
“报!
——镇朔军退兵了!
恭喜官家!
镇朔军退兵了!
……”
黄门一声惊呼,让满朝文武提到嗓子眼的心一下落了地!
大殿上一阵群臣如释重负的叹息声……
李邦彦两眼直直的盯着那报信的黄门,他真想冲过去抱起这太监亲上一口!
镇朔军退兵的消息,让李邦彦又看到了生的希望,他不易察觉的朝身后的张邦昌递了个颜色
张邦昌在旁伺候李邦彦多少年了,岂会不知他此时的意思,上前一步道:
“恭喜官家!
官家天恩浩荡!”
……
群臣惊叹大难刚过的庆幸同时,听到张邦昌的声音,个个恍然大悟!
连忙纷纷附和:
“恭喜官家!
官家天恩浩荡!”
“恭喜官家!
官家天恩浩荡!”
……
皇帝赵桓不置可否的用手轻敲面前的龙案,并未对群臣的恭贺做出反应
群臣见上位的皇帝赵桓是这个不冷不热的态度,一番恭贺之后都识趣的闭了嘴,大殿内又一次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张邦昌一见这情形,心中顿时犯起了嘀咕:他有心借着这个喜庆的机会,替自己的主子开脱,可现在看官家这个态度,一时间竟也拿不准接下来自己应该怎么做,将疑惑的眼神投向自己的主子李邦彦
李邦彦则是一脸的淡然,在官家身边伺候久了,只是一撇一笑,便不难猜出官家的心思,他朝张邦昌轻轻的摆了摆手,上前一步迈出班列:
“官家,罪臣让朝廷蒙羞,让官家忧心,罪臣,死罪!
……请官家降罪责罚!
……”
听到这,张邦昌恍然大悟!
原来这官家不动声色的僵在这,就是为了这个……
是啊,镇朔军的兵是退了,可皇帝的颜面呢,
一个侯爵起了兵,谋了反,朝廷不仅没能出兵平叛,反而加封了一个王爵了事……
这事传开了,朝廷的脸往哪放……这以后要是人人效仿,天下间不知几人称孤,几人称王!
而且这捅了篓子的是李邦彦,用这种自取其辱的方式退兵的还是李邦彦,官家怎么处理这李邦彦才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
张邦昌壮着胆子,小心翼翼的偷眼瞄向上位的皇帝赵桓……
果然!
官家现在脸上的脸色,丝毫没有比镇朔军退兵之前好多少……
看到官家脸色的那一刻,张邦昌立刻如触电般低下了头,生怕自己偷瞄圣颜的举动被人觉
良久,皇帝赵桓见那李邦彦跪在殿上半晌纹丝不动,如久久一口抑郁浊气出口般叹息了一声:
“你何罪之有啊……”
“献策平了西北的边乱,退了镇朔军的兵,你是大大的功臣!”
皇帝赵桓一句话出口,群臣皆是一惊!
这种皇帝和大臣之间的阴阳怪气的质问,不难听得出皇帝心里对李邦彦是有怨气的!
张邦昌被这一句话惊的大气都不敢出,只得默默的在原地趴着
可这话听到李邦彦的耳朵里就不是这个意思了,
他久与宦官相处,对官家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自然能听得出,皇帝心里已经没有杀他的心,此时的质问,无非就是心中有怨气,颜面上有缺损,要找个理由找补找补!
看明白了赵桓心思的李邦彦,深吸一口气,做好了准备,起身一拱手:
“官家,臣罪该万死……”
李邦彦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寂,带着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