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寐的核心难题。”明月开口,首先坦诚地承认了困境,这让顾盼梅微微挑眉,多了几分听下去的兴趣。
“人才外流,高素质产业工人匮乏,这不仅是桃花山的问题,这是整个中国无数乡村共同面临的困境。我向各级领导反映过,他们重视,但也同样受困于这个大环境。正如人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是自然规律。”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铿锵有力:“但是,顾总,规律并非不可打破,或者说,我们可以尝试创造一个新的‘高处’。”
“第一,关于高端人才。我们没指望一开始就能从一线城市大规模引进顶尖人才。我们的策略是:‘外引内培,双管齐下’。”明月条理清晰地阐述,“外引,我们不会和深圳拼综合吸引力,我们拼的是‘事业平台’和‘价值实现’。这个项目,扎根于土地,联结着最原生态的宝贵资源,它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吸引力和故事性的平台。我们可以尝试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基地,邀请专家作为技术顾问,进行短期项目合作。同时,我们会拿出有竞争力的股权激励方案,寻找像知微这样,或许本身就对乡村有情怀、对保健食品行业有兴趣、愿意投身一份真正的事业的志同道合者。这并非空中楼阁,知微能留下,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看向徐知微,目光中有感激,更有信心。
“更重要的是‘内培’。我们计划请普济师太或她的徒弟来授课,从本地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系统化培养。为将来桃胶膏从古法制作向工业化转变做准备。这不仅能解决我们自身的人才需求,长远看,更是为这片土地积蓄人才力量。”
“第二,关于产业工人。”明月继续道,“您担心乡亲们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但您可能低估了他们对现代化产业的好奇心、学习能力和对家乡的归属感。他们或许不懂SOP这个词,但他们懂得‘规矩’,懂得珍惜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照顾老人孩子的工作机会。”
“我们将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性化的培训体系和晋升通道。由知微和未来外聘的生产经理,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编写教材,手把手培训。设立等级奖励机制,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学习动力。工资待遇、福利保障,我们会向沿海成熟工厂看齐,甚至更有竞争力,因为我们的成本结构中,土地和原料本身就具有优势。”
“更重要的是,”明月的声音充满了力量,“我们建这个厂,不仅仅是为了生产桃胶膏,更是想做一个实验,一个证明: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而产业的核心,在于人。我们想证明,通过科学的引导和投入,本土的力量可以被激活、被提升,成为企业最稳固的基石。这份凝聚力和社会价值,是在冷冰冰的工业园里难以获得的。”
最后,她掷地有声地说:“顾总,您说的‘梧桐树’,不能等别人种好了帮我们引来凤凰。我决心把公司建在桃花山,就是想和乡亲们一起,亲手种下这棵‘梧桐树’!用现代化的管理、有竞争力的薪酬、清晰的职业前景、以及对这片土地最深的情感羁绊,作为滋养它的土壤和养分。我相信,只要这棵树开始扎根、生长,就一定会有凤凰愿意飞来,甚至,我们自己就能培育出本地的‘金凤凰’!”
明月说完,会议室一片寂静。曹玉娟和康月娇眼中充满了激动和认同,徐知微也向她投去赞赏的目光。
顾盼梅凝视着明月,许久没有说话。她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商业计划,更是一个企业家的魄力、远见和深沉的社会责任感。这远超出一个简单投资案的考量,但却恰恰打动了她。她不知道,萧明月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一个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怎么会把事情想得这么透,有如此大的胸怀,她哪里知道,萧明月一直就没停止过学习,而且有些情怀和善良,是与生俱来的。
终于,顾盼梅缓缓开口,语气中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郑重:“亲手种下梧桐树……明月,你给了我一个不同于任何商业计划书的答案。很好,这让我更想在将来亲眼看到,你说的这片土壤,究竟有没有孕育奇迹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