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北荒城的灯火渐渐熄灭,只有城墙上的火把还在燃烧。
守夜的士兵脚步声沉稳,百姓们在温暖的屋里睡着。
他们梦里都是明天要种的地、要建的房。
而京城的雪还在下,掩埋着无数尸体,皇宫里的欢声笑语,在寒风里显得格外刺耳。
——
北荒的第十个清晨,雪后初晴,暖暖的阳光洒在刚冒芽的麦田里,如一副岁月静好的画面。
苏玉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连片的绿地,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的紫兮剑柄——
九万多亩荒地,十多天只开了两千多亩,就算有玄凌和玄墨施法加速,人力开荒还是太慢了。
“这样下去,开春前也开不完一半。”
苏玉转头对身后的四个男人道,眼底闪过一丝思索,
“我空间里有末世留下的大型耕地机,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在这边用。”
晏沉凑过来,桃花眼亮了亮:“耕地机?是灵灵说的那种不用人力就能翻地的机器?要是能用,至少能快几十倍!”
萧尘渊点头,墨色劲装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要是需要玄铁军配合,随时开口。”
梁珏晃着折扇,浅琥珀瞳里闪着星星:“我让玄一去看看地形,找块平整的地试试机器,别出岔子。”
玄凌则站在旁边,银灰瞳盯着苏玉:“要是机器需要灵力驱动,我和玄墨可以帮忙。”
苏玉点头,又道:“还有件事,过几天按人头给百姓分地,自家做饭,没粮的可以先从仓库借,等收了粮再还。”
这话一出,旁边的农夫们立刻欢呼起来,王大哥擦了擦汗,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
“谢谢王妃!有了自己的地,以后就能吃饱饭了!”
李庆的母亲也跟着点头,手里捧着土豆,眼泪又掉了下来:
“这下,俺家娃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萧尘渊补充道:“玄铁军和御林军按公职算,包饭还发军饷,每月十两银子,战死的有抚恤金。”
士兵们听到这话,个个精神抖擞,严铮单膝跪地:“属下替兄弟们谢过王妃!”
城西的临时伙房从早上都热闹得像过年。几万人的饭得从早上就要开始准备。
快午时,几百个百姓围着二十口大铁锅忙碌,张婶子站在米缸旁,指挥着几个姑娘洗米:
“快着点!四千斤米要淘干净,别留沙子!”
旁边的赵大山光着膀子,正往灶膛里添柴,火苗“噼啪”作响,锅里的米饭香飘得老远。
揉面的区域更热闹,十几个壮小伙围着面团,揉得胳膊都在抖——
三千斤面粉要蒸成馒头,蒸笼叠得比人还高,蒸汽氤氲着,模糊了每个人的脸。
切肉的案子旁,几个屠夫挥着大刀,两千斤猪肉切成块,扔进锅里炖着,肉香混着蔬菜的清香,勾得人胃里直响。
“王婶子,你这馒头揉得真劲道!”
一个姑娘笑着对旁边的妇人道,妇人擦了擦汗,笑着道:“跟着王妃,顿顿有白面吃,得好好揉才不浪费!”
不远处的俘虏营里,受伤的西漠俘虏们闻着香味,咽了咽口水,巴德看着手里的白面馒头,小声对刀疤俘虏道:
“要是能一直待在这儿,也挺好。”
正午的日头正烈,却挡不住城西空地上的热闹。
二十口大铁锅冒着滚滚热气,几万人排着二十多条长队,从伙房一直延伸到麦田边。
队伍里的人伸长脖子往铁锅方向望,鼻尖都沾着饭菜的香气,没人觉得晒,反而个个脸上带着笑。
张婶子站在第一口铁锅前,手里握着长柄铁勺,勺底刮过锅沿“哗啦”响。
土豆炒猪肉在锅里泛着油光,块块猪肉带着肥膘,炖得软烂,土豆吸满了肉汁,金黄诱人。
“李大爷,您慢点,给您多舀勺肉!”
她看着队伍里头发花白的李爷爷,特意把铁勺往肉多的地方伸,汤汁顺着勺边滴进碗里。
李爷爷连忙双手捧着粗瓷碗,笑得眼角皱成褶:“谢谢张婶子!王妃待咱们真好,以前哪敢想顿顿有肉吃啊!”
旁边的铁锅前,萧雪薇正帮着递萝卜粉条包子,白胖的包子冒着热气,咬一口能看见里面的粉条裹着萝卜丁,油润润的。
她递给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小心烫,慢慢吃。”
小姑娘接过包子,踮着脚给身后的弟弟也拿了一个,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