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妇人点头附和:“是啊,王妃娘娘给咱们分地、建学堂、开医馆,咱们这点忙算啥!”
正说着,刘砚带着几个学生走过来,手里拿着写好的“喜”字:“张婶子,我们来贴‘喜’字!”
医馆里,刘大夫和王郎中也没闲着,他们把苏玉给的灵泉液分装成小瓶,分给四国的人:
“这是王妃娘娘给的,喝了能补身子,后天人多,别生病了。”
众人接过小瓶,感激地说:“谢谢刘大夫,谢谢王妃娘娘!”
夕阳西下时,皇宫里的装饰已经初具规模——
太和殿的梁柱上挂满了红绸,殿外摆着腊梅和灯笼,拜堂台也垫高了,铺上了红色的地毯。
储物间里堆满了物资,粮食、肉类、零食、饮料摆得整整齐齐。
三国贵宾坐在偏殿里,看着忙碌的景象,脸上满是对明天的期待。
苏玉被晏沉扶着,站在皇宫门口,看着百姓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踏实。
“明天就初八了,婚礼和登基日子终于来了。”晏沉把她往怀里带了带,声音温柔。
苏玉唇角上勾,轻轻的点点头,抬头看着天上的晚霞,眼底满是期待——
她知道,明天会是她两世为人,最幸福的一天。
……
腊月初八的清晨,天还没亮透,北荒城的上空就飘着细碎的雪粒,却半点压不住满城的喜庆。
苏玉是被晏沉轻声叫醒的,他怕吵醒她,指尖只敢轻轻碰了碰她的脸颊:
“玉儿,该起了,老王妃、柳妃和母后都在外面等着帮你梳妆呢。”
苏玉睁开眼,窗外的微光透过窗纸照进来,落在了晏沉俊美脸上——
他穿着件月白里衣,头发松松地挽着,桃花眼里满是尽的温柔。
“再赖会儿……”
她往他怀里缩了缩,怀孕后每天都让她觉得没睡够,晏沉却笑着把她扶起来:
“不行哦,今天可是咱们的大日子,她们还等着给你梳头呢。”
刚坐起身,门就被轻轻推开,老王妃沈静姝走在最前面,
她穿着件绣着兰草的素色锦裙,眼角的泪痣衬得她格外温和,手里拿着一把桃木梳;
柳妃和晏国皇后跟在后面,端着水盆和梳妆盒,宫女们则捧着叠得整齐的云锦婚服和凤冠。
“我的玉儿,可算醒了。”
老王妃走过来,拉着苏玉的手,指尖带着刚捂热的暖意,
“今天你既是我萧家的媳妇,也是北荒的女皇,这头得我这个‘娘’来梳,才够体面。”
苏玉心里莫名的一暖——
她两世为人,从未有过母亲为她梳头的经历,末世里只有自己硬扛,
古代原主也早早没了爹娘,如今老王妃这句“娘”,让她鼻尖微微发酸。
“谢谢娘。”她轻声说,被三人扶着坐在梳妆镜前。
镜子是空间里带出来的穿衣镜,比古代的铜镜清晰得多,
能清楚看到她莹白的肌肤、隆起的孕肚,还有眼底藏不住的软意。
柳妃先拿起帕子,蘸了温水帮她擦脸,动作轻柔得像怕碰碎瓷器:
“丫头皮肤真好,灵泉水养出来的就是不一样,擦粉都省了。”
皇后则打开梳妆盒,里面是她带来的胭脂水粉,却只挑了浅粉色的唇印:
“你怀着重身子,不能用太浓的,这唇印润唇,还显气色。”
老王妃握着桃木梳,开始帮她梳理长发。
青丝如瀑垂落在肩头,梳齿轻轻划过,没有半点拉扯。
“一梳梳到尾,夫妻恩爱永相随。”
她轻声念着吉祥话,梳齿从头顶滑到发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子孙满堂绕膝围。”
第二梳慢了些,指尖轻轻蹭过苏玉的发顶;“三梳梳到福满门,荣华富贵伴一生。”
第三梳刚落,柳妃就递过一支玉簪,老王妃小心地把苏玉的头发挽成简单的发髻,插上玉簪:
“咱们玉儿不戴太多首饰,也好看。”
苏玉看着镜中的自己,发间只一支玉簪,唇上淡粉,却比任何浓妆都显清丽。
“该穿婚服了。”
皇后拿起那件云锦婚服,红色的面料在微光下泛着柔光,上面的龙凤用金线绣成,针脚细密得看不见接头,
“这是梁国最好的织娘织了两个月的,你试试,要是紧了咱们再改。”
两个宫女上前,小心翼翼地帮苏玉穿婚服。
婚服是宽袖长裙,特意留了孕肚的余地,穿上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