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烽火映芳华 刘大娘和乡亲们追忆女兵小队(2 / 3)

这么能吃苦,真是叫人心疼啊。”

刘大娘点点头,继续说道:“她们不光管大家吃饭,还管大家的身子。

村里好多人因为长期饥饿,得了浮肿病,腿肿得像大象腿一样,一按一个坑。

林薇她们就从带来的药品里,拿出仅有的一点消炎药和消肿药,挨家挨户地给病人看病、上药。

林薇自己也懂点医术,她教大家用艾草熏,用生姜擦,虽然不能根治,但也缓解了不少痛苦。”

“我记得有一天晚上,下着大雨,我家老头子突然肚子疼得满地打滚,冷汗直流。

我急得没办法,只能冒雨去求助林薇。

那时候她们住在村西头的破庙里,路又滑又黑。

我到的时候,林薇正带着几个女兵在修补漏雨的屋顶。

她听说我家老头子病了,二话不说,披着一块塑料布就跟我来了。

她给我家老头子又是扎针又是按摩,忙活了大半夜,直到老头子的疼痛缓解了,她才拖着一身泥水回去。

临走时,她还留下了一小包止痛药,嘱咐我怎么吃。

那时候,我拉着她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啊,我跟她说:‘闺女啊,你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

’她却摆摆手说:‘大娘,您别这么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

二、重建家园的汗水,浇灌希望的种子

“光解决吃饭问题还不行,日子还得往下过啊。”

王大爷磕了磕烟灰,继续说道,“土匪虽然被打跑了,但村里的房子被烧了不少,田地也都荒了。

林薇她们一看这情况,就决定帮咱们重建家园。”

“那会儿可真是苦啊。”

刘大娘回忆道,“盖房子需要木料、石头、泥土。

林薇就带着女兵们,天不亮就上山砍树、抬石头。

山里的树都长得结实,她们力气又小,每砍倒一棵树,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抬石头更是辛苦,一块大石头,几个女兵咬着牙,喊着号子,一步一步地往山下挪。

她们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有的还磨破了皮,渗出血来,简单包扎一下,又继续干。”

“有一次,我去山上给她们送水,看见林薇正带着几个女兵在挖地基。

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地面烫得能煎鸡蛋。

林薇的衣服全都湿透了,紧紧地贴在身上,脸上全是汗水和泥土,分不清哪是汗哪是泥。

她手里拿着一把大铁锹,一锹一锹地挖着硬土,动作快得像个小伙子。

突然,她脚下一滑,摔倒了,铁锹也飞了出去。

我赶紧跑过去扶她,只见她的胳膊被石头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我吓得不行,她却咧嘴一笑,说:‘没事没事,小伤。

’让卫生员简单包扎了一下,又拿起铁锹干了起来。

我看着她那股子不要命的劲儿,心里又是佩服又是心疼。

我跟她说:‘林薇啊,歇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

’她却说:‘大娘,时间不等人啊,早点把房子盖起来,乡亲们就能早点搬进去住,不用再风吹雨淋了。

’”

张婶也说道:“盖房子的时候,女兵们不光出力,还出主意。

林薇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法子,教大家用‘干打垒’的方法盖房子,可以节省不少木料。

她还带着女兵们帮各家各户修理农具,犁、耙、锄头……凡是能修好的,她们都尽量修好。

她们还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开垦荒地,把那些被土匪糟蹋得不成样子的田地重新翻耕过来。”

“最让我感动的是,她们那么忙,还不忘了村里的孩子们。”

刘大娘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村里的学校被烧了,孩子们都没法上学。

林薇就把破庙里的一间稍微好点的屋子打扫出来,当成临时教室。

她和几个有文化的女兵轮流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认字、读书,还给他们讲革命故事,教他们唱歌。

孩子们以前一个个都蔫蔫巴巴的,自从上了学,脸上才有了笑容,又蹦又跳的,村子里也有了欢声笑语。”

王大爷感慨道:“是啊,那时候,女兵们就像一团火,走到哪里,就把温暖和希望带到哪里。

她们不仅帮咱们盖房子、种地、办学堂,还帮咱们清理村里的垃圾,挖排水沟,改善卫生条件。

以前街坊里到处都是垃圾,苍蝇蚊子满天飞